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开了一会儿,两人找地方停好车,背上背包向山顶的观景平台前行。沈南枝和苏逸尘推开车门,一股凛冽的山风扑面而来,五彩斑斓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

沈南枝紧了紧外套,和苏逸尘沿着一条小径,朝着观景台前行。沈南枝步伐轻盈,呼吸平稳,丝毫没有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看见身侧苏逸尘气喘吁吁的模样,沈南枝放慢了脚步。

苏逸尘满脸佩服,一边喘气一边说道:“南枝,你体力也太好了。”

“你可能是有点高反了,等回车上吃点药缓一会儿。”沈南枝说着递过去一瓶水。

终于,两人登上了观景平台。放眼望去,壮丽的景色瞬间将他们征服。连绵起伏的雪山环绕四周,广袤无垠的草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天边,成群的牦牛和绵羊如繁星般点缀其中,清澈的湖泊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美极了。

两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相机,不停地拍摄,想要将这美景永久保存。

石佛寺

在观景台尽情欣赏了美景、拍了许多照片后,沈南枝和苏逸尘意犹未尽地回到车上。苏逸尘吃了抗高反的药,在车内休息了一会儿,逐渐恢复了体力。

沈南枝发动车子,缓缓驶离观景台。此时已临近中午,两人决定前往祁连县吃午饭。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下,窗外的景色快速倒退,逐渐越来越绿。

抵达祁连县后,两人把油箱加满,找了一家颇具当地特色的餐馆。餐馆内,食客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谈论着旅途见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沈南枝点了一份手抓羊肉和炒面片。手抓羊肉肉质鲜嫩,没有丝毫膻味,炒面片嚼劲十足,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满足感。

吃完午饭,两人稍作休息,便再次启程,沿着227国道向着张掖进发。一路上,风景如画,广袤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村庄和连绵的山脉交替映入眼帘。

沈南枝驾驶着车辆小声哼着歌,苏逸尘则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在画册上记录下沿途的美景。

行驶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后,一座孤零零的寺庙出现在道路旁。寺庙名叫石佛寺,它依山而建,被缭绕的雾气笼罩,给人一种神秘庄严的感觉。

寺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层层叠叠的屋檐下悬挂着色彩鲜艳的经幡,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两人被这座孤寺吸引,决定停车一探究竟。他们沿着一条狭窄的石板路走向寺庙,路旁的石头上刻着一些古老的经文,虽已有些模糊,但仍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走进寺庙,院子里摆放着香炉,里面没有其他香客只有一位老住持在虔诚地诵经。

老住持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带领他们参观寺庙,向他们介绍着石佛寺的历史变迁。在老住持的带领下,沈南枝和苏逸尘仔细打量着这座古老的寺庙。

墙壁上的壁画虽因岁月侵蚀而略显斑驳,但仍可看出笔触细腻,色彩曾经的艳丽。佛像庄严肃穆,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参观结束后,三人围坐在石桌旁,沈南枝轻轻望向老住持,开口问道:“师傅,这里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是什么支撑着您一直守在这里呢?”

老住持微微眯起眼睛,望向寺庙外被雾气笼罩的山峦,缓缓说道:“从我小时候起,就跟着师父在这里修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继续说道:“佛法讲究因果与传承,我在这里,是为了传承这份信仰,为往来的香客提供一个心灵寄托之所。每当看到有人在佛前虔诚祈福,得到心灵的慰藉,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苏逸尘好奇地追问:“住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您有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去外面看看呢?”

老住持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里满是豁达:“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这里才是我的根。我也曾出去过,可最终还是回来了。因为我知道,这里更需要我。”

沈南枝和苏逸尘听着老住持的讲述,心中满是敬佩。他们原本只是被寺庙的神秘所吸引,没想到在这里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位老人。此时,一阵微风吹过,经幡飘动的声音在寺庙中回荡。

两人给寺庙捐了一点香油钱,准备告辞。老住持让两人等一下,他转身走进佛堂,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两个红色的哈达走了出来。

老住持将嘎达递给沈南枝和苏逸尘,温和地说道:“这两个嘎达赠于你们,希望它们能给你们带来平安与好运,护佑你们接下来的旅途顺遂。”

沈南枝和苏逸尘双手接过嘎达,只见这嘎达色泽鲜艳,质地温润,上面还雕刻着一些简单却神秘的纹路。他们向老住持道谢:“谢谢住持,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随后,沈南枝和苏逸尘与老住持告别,沿着来时的石板路走出寺庙。两人回到车上,将嘎达小心地放在车内显眼的位置。沈南枝发动车子,缓缓驶离石佛寺。车子重新行驶在227国道上。

车子继续在227国道上平稳行驶,发动机的轰鸣声与窗外呼呼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苏逸尘望着渐渐远去的石佛寺,心中满是感慨,他转头对沈南枝说:“这次在石佛寺的经历,真的让我觉得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看风景,还能遇到像老住持这样有故事的人。”

沈南枝轻轻点头,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的道路,说道:“是啊,老住持的坚守很让人敬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