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沈南枝听着,脑海中又浮现出文物共鸣时看到的画面,她愈发觉得,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诉说者,而她有幸成为倾听者,更要将故事传递出去。她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把西汉玉蝉的故事记录下来。

走出餐厅,沿着博物馆的长廊朝着历史馆走去。一路上,她看到不少游客正对着各类展品拍照留念,或是听着导游的讲解,脸上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

沈南枝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周围游客的反应。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站在一个金钗前,久久凝视,小声交流着工艺的制作,眼中满是对艺术的热爱。

几个背着书包的学生,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导游讲解的内容,时不时提出问题,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求知欲。

路过一个临时展览区,巨大的海报吸引了她的目光,上面写着“丝绸之路的瑰宝”。她好奇地走进去,只见展厅里陈列着来自西域各国的精美文物:色彩斑斓的波斯地毯、工艺精湛的阿拉伯金银器、造型独特的中亚陶器。

这些展品跨越千山万水,带着丝绸之路的风沙与传奇,静静诉说着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历史。沈南枝穿梭在展品间,想象着当年驼铃声声、商队往来的热闹场景,那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丝绸之路上相遇、交易、交流文化,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南京博物院2

她踱步到一个展示古代货币的展柜前,从形状各异的贝币到精美的五铢钱,再到造型独特的交子,每一枚货币都承载着一段经济发展的历史。

正当她看得入神,小灵突然发声【宿主,你看那枚圆形方孔钱,它散发的能量和其他货币不太一样】

沈南枝顺着小灵指示的方向看去,那枚不起眼的小钱安静地躺在展柜里,她凑近观察,脑海中莫名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位秦朝的铸币工匠,满脸疲惫却又全神贯注地铸造着钱币,旁边堆放着刚铸好的圆形方孔钱,远处是宏伟的咸阳城。

沈南枝被这突如其来的画面震撼,她知道,这又是一次与文物的奇妙共鸣。她迅速拿出手机,记录下来。

“还没去文创店逛过呢。”沈南枝眼中闪烁脚步轻快地朝着文创店的方向走去。一进店门,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便映入眼帘,墙壁上挂着印有文物图案的精美明信片。

她踱步到摆满书签的货架前,有以古代玉佩为原型设计的,温润的质感搭配细腻的雕刻,还有仿照敦煌飞天姿态制作的,灵动的线条仿佛能带着人穿越到莫高窟的壁画之中。沈南枝拿起一枚印着西汉玉蝉的书签,想起自己与那枚玉蝉共鸣时的奇妙经历,毫不犹豫地将它放进了购物篮。

接着,她被展台上的笔记本吸引。封面是用古朴的纸张制作,上面是狂放不羁的草书,翻开内页,纸张顺滑,还有淡淡的墨香。沈南枝想着,以后可以用它来记录自己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便挑了两本。

接着,她注意到了一些小巧的香囊,绣工精致,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凑近一闻,是清幽淡雅的香料味道,便拿了几个。

她又买了个几个漂亮的冰箱贴和小摆件,付款后又去了盖章区把南博的章集齐。

“好累啊,让我看看还有什么展区没有逛过。”她翻看着地图“还有非遗馆,正好离门口近,逛完正好直接撤。”她关上地图快步朝着非遗馆的方向走去。

踏入非遗馆,一阵悠扬的丝竹声便钻进了她的耳朵。循声望去,只见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艺人正专注地演奏着江南丝竹。那婉转的旋律,灵动的音符,仿佛带着她穿越时空,来到了江南水乡的古街,街边茶肆里坐满了悠闲听曲的人们,茶香与乐声交织在一起,满是惬意。

沈南枝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好一会儿,才继续往里走。在一处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坐在矮凳上,专注地刺绣。

绣架上,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图已经初见雏形,每一针每一线都细密整齐,鲜艳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沈南枝不禁看呆了,她轻手轻脚地靠近,蹲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奶奶手中的绣针上下翻飞。老奶奶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微笑着对她点点头。

沈南枝忍不住赞叹道:“奶奶,您这绣工也太厉害了!”

老奶奶笑了笑,轻声说道:“我这也是日久累积下来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可不能丢啊。”

沈南枝听了,心中满是敬佩,她仔细端详着绣品上的花鸟,仿佛能看到老奶奶无数个日夜坐在绣架前,潜心钻研、默默传承的身影。

【叮,恭喜宿主获得随机签到奖励,苏绣精通】

“小灵你突然出声吓我一跳!”沈南枝手抚胸口,缓了缓神,眼中却瞬间涌起难以抑制的惊喜,“不过这苏绣精通的奖励,来得可太是时候了!”

她的目光再次落到老奶奶手中的绣品上,原本只是欣赏赞叹,此刻却多了几分专业审视。

沈南枝细细观察针法,心中默默拆解丝线走向,那些曾经复杂难懂的刺绣技巧,如今清晰明了。她忍不住开口:“奶奶,您这用的是平针绣和散套针吧,这散套针过渡得自然又巧妙,层次感一下就出来了,太厉害啦!”

老奶奶惊讶地抬眸,手中的针线顿住,眼中满是诧异与赞赏:“姑娘,没想到你还懂苏绣呢!”

沈南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是刚学不久,现学现卖啦。”说罢,她忍不住又问:“奶奶,我看您这配色也很讲究,是有什么窍门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