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3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文玉闻言回身,与他面对面对视,脚步却不停,倒着身子走着。

“哦?那就请小宋大人出题吧?”文玉神采飞扬、信心满满。马上她就会让宋凛生见识到什么叫天纵奇才!文玉转念一想,果然凡人和妖精的天堑无处不在。

“昨日宋叔送来的书卷,文玉娘子读了哪些了?”宋凛生预备先打听清楚,文玉都看了些什么,再从中出题,也不算太欺负人。

“逐字逐句、无一遗漏!”文玉伸出一指左右摆动,面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宋凛生眉头一挑,眼中扫过几分惊诧。那书是他叫宋叔去挑的,全是他府中私藏,还夹杂着不少他从前读过的,加起来不下百本。

文玉娘子竟一夜之间,全数读过了?

“那好!”宋凛生沉吟片刻,打算出个至浅至深的题目,“这第一问便是‘何为君?何为民?’。”

何为君?何为民?这是他开蒙时,先生留的第一问。说浅也浅,说深也深,其中论道正在他少时读过的书卷上。倒不知文玉娘子会如何作答。

文玉听他发问,仍是缓步走着,一面走一面思考,很快便回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荀子》中的论道,在位者如船,老百姓似水,水既能叫船安稳行于其上,也能将船一浪没之。”

“不过要照我说,孰船孰水,未有定论!”

文玉答完,便仰头一笑,颇有等着宋凛生夸赞的意味。

宋凛生闻言不语,文玉娘子真是叫人惊喜连连。后春山初见时,她尚且不认得衔春小筑的全名,这会儿先是一夜便读完了八口箱子的书卷,后是对其间记载的论道倒背如流,还能添上自己的见解。

不过好在他也未真的要考文玉娘子,否则真是羞愧了。宋凛生哑口失笑,待回过神来,便连声贺道:“文玉娘子进步神速!凛生自愧不如。”

文玉蹦蹦跳跳地来到宋凛生身侧,转身同他并肩而行,眼中精光闪过,徐徐开口:“我见你少时读过许多杂记,讲的是精怪鬼神之说,还做了诸多注解。”

“那我便也来考考你?”

第28章

宋凛生闻言谦逊一笑,他少时读书不挑门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翻来读一读。当中确实有些妖神杂记,倒不知文玉娘子说的是哪一本。

他笑而不语,只是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文玉出题。

他二人脚步不停,一面走着一面交谈。文玉仰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她松开手中的发辫,两手在身前一拍,问道:

“那你便来说说‘何为精?何为怪?’”

文玉很是好奇,像宋凛生这般生于世家大族、长在高门深院的公子,也会喜爱妖神之说吗?她还以为他只会读圣贤书、进仕途道呢!

宋凛生一手负于身后,一手轻轻摩挲着下额,做思考状。

文玉的问题仿佛一把将他拉回了七八岁的孩提时代。那时候,他听了父亲的话,说梧桐树生来有灵,可驱妖邪、镇宅院,他便一直嚷着说要见这位梧桐化的神仙,叫神仙保佑他日后考取功名、以身报国。

父亲却笑着拍拍他的小脑袋,告诉他,神仙之说只能遥想,不可尽信,求神拜佛不如求诸己身。

若要功名,不如刻苦学书。

宋凛生将他父亲的话,听了进去,却未完全听进去。他四处搜集有关神妖之说的杂记、残本,企图在其中寻找梧桐仙者的踪迹,从书卷中记载的只言片语来证明妖、神是真实存在的。

思及此处,宋凛生唇角蓄起三分笑意,摩挲下额的手顺势垂下,负于身后。

“精者,活物所化,纳天地灵气、本源至纯。木行植被生之最多,其心性多数向善,却好迷惑人。”宋凛生出言徐徐道。

“怪者,死物所化,受日月精华蕴养而生灵智。常与妖相连,非惟奇特、怪异不可称。”

宋凛生一语道罢,只笑意连连地瞧着文玉。

文玉听完他的论道,赞许地点点头,宋凛生说的倒是大差不离,她文玉便是梧桐所化,乃是一只梧桐精。

不过倒也不十分正确,文玉心下颇有几分得意。神妖精怪的区别,乃是她化形的第一日,师父就讲给她听的。她记得可清楚牢靠,现下正好拿出来,在宋凛生面前显摆显摆!

“对!也不对!”文玉出言纠正,“我见你在书中也是这般注解的,但这并不十分恰当。”

不等他发问,文玉接着说道:“不论精怪、生者、死者,皆应是非人之物。”

“人生时入魔、死后化鬼,也是有可能的。”

“而精嘛,确实是木行植被最多,就好像我——”文玉一时嘴快,险些露了马脚。

只见宋凛生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见她停住,便眼含三分疑惑地瞧过来。

文玉话头一转:“就好像我在书中看到的一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