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0 章 记者问答(第5页)
李毅飞连忙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看见胸牌上的名字说道:“张市长过奖了,我们年轻干部还需要多向您这样的前辈学习。“
落座后,李毅飞仔细打量著这个熟悉的会场。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设备调试,红色的幕布上悬掛著庄严的徽章。
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陆续就座,不时传来低声的交谈和翻阅文件的声音。
李毅飞注意到前排就座的几位部委领导正在传阅一份材料,从他们专注的神情来看,应该是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
右侧过道不远处,几位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正在交流著什么,不时能听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词语。
王海峰转过头来,对曹大伟和李毅飞说:“刚才遇到发改委的同志,他们对水又市的试点很感兴趣。
会议结束后,可能会找我们进一步交流。“
这时,工作人员开始分发会议材料。
李毅飞接过厚厚一叠文件,最上面是一份用红色字体標註“內部资料,注意保管“的简报。他轻轻翻开,里面匯总了各地报送的典型经验和突出问题。
在等待会议正式开始的时间里,李毅飞注意到一个细节:曹大伟和王海峰虽然看似在隨意交谈,但目光始终留意著会场的动態。
每当有重要人物入场,他们都会微微点头致意。
这种不著痕跡的礼仪,是多年历练形成的素养。
李毅飞也学著观察会场的细节。
他发现,虽然会议尚未开始,但已经形成了几处自然的交流圈: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们聚在一起討论產业升级,老工业基地的代表们在交流转型经验,西部省份的代表则更关注区域协调发展。
一位工作人员悄悄走过来,在曹大伟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大伟点点头,转身对李毅飞说:“会议结束后,安排一个简短的媒体专访,你再重点谈一下35岁就业问题。“
“好的,书记。“李毅飞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安排。
就在这时,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已经各就各位,音响里传来试音的轻响。
李毅飞看了眼手錶,距离预定开始时间还有五分钟。
王海峰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曹大伟则將面前的茶杯摆正。
李毅飞也下意识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著装,確保每一个细节都得体。
会场灯光渐渐调暗,只有主席台保持明亮。
李毅飞深吸一口气,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即將开始的会议上。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重要的会议,更是一个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平台。
在最后的等待时刻,他回想起刚才在门口接受採访时的情景,那些记者专注的眼神,那些路过代表讚许的目光。
这一切都让李毅飞更加確信,推动解决35岁就业问题,不仅是水又市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席台上,长老已经到来。
李毅飞翻开笔记本,拿起笔,准备记录会议的要点。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会场,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会场內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凝神静气,等待著会议的正式开始。
李毅飞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里,既有紧张,更有期待。
这个回答贏得了在场记者们讚许的目光。
摄像机忠实记录著这一刻,將这位年轻市长的形象传送到千家万户。
採访结束后,李毅飞跟著曹大伟步入会议中心大厅。
厚重的玻璃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將外面的喧囂隔绝。
大厅內灯火通明,光可鑑鉴的大理石地面映出来来往往的身影,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若有若无的茶香。
他们的座位区域在会场中段靠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