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遇故人(第2页)
他没有使用降龙十八掌那等耗费真力、声势浩大的武功,只是施展出最基础的拳脚功夫。但在他雄浑无匹的内力催动下,每一拳、每一脚都蕴含着开碑裂石的巨力!
“砰!”一拳挥出,一名持刀冲来的马贼连人带刀被震飞数丈,筋断骨折。
“咔嚓!”一脚侧踢,另一名马贼的弯刀被踢得扭曲变形,整个人如同沙包般滚倒在地。
他如同虎入羊群,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竟无一人是他一合之将!那些凶悍的马贼,在他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被围的骑士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怒吼着配合萧峰反击。
灵溪的魂影悬浮在土丘之上,并未直接参与战斗。她的魂力更擅长感知与辅助。她将感知扩散开来,如同无形的雷达,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冷箭或隐藏的敌人,同时也在分析着战场的局势,将一些细微的、萧峰可能忽略的危险动向,及时传递给他。
有了灵溪这“天眼”般的辅助,萧峰更是如鱼得水,总能料敌机先,避开暗算,精准地击溃敌人的关键节点。
不过片刻功夫,马贼们便已死伤惨重,士气崩溃。那领头之人见萧峰勇不可挡,己方又伤亡殆尽,知道事不可为,发出一声不甘的唿哨,带着残余的几十骑,仓皇向远方逃去。
萧峰也未追赶,只是负手立于原地,看着那些马贼消失在尘土之中。
战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战马不安的响鼻声。
这时,那辆华贵马车的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带着贵族气派的手掀开,一个身着锦袍、面容威严、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在两名贴身护卫的簇拥下,走了下来。
他目光炯炯,先是扫视了一圈惨烈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痛惜,随即便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萧峰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惊讶、感激,以及一种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探究。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大步走向萧峰,竟用颇为流利的汉语,抱拳朗声道:“在下耶律洪基,多谢壮士仗义出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还未请教壮士高姓大名?”
耶律洪基?
萧峰心中一动。他虽初入辽国,却也听说过这个名字。辽国皇太叔,官封南院大王,手握重兵,权势滔天!没想到竟在此地遇袭,又恰好被自己所救。
他看着耶律洪基那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契丹面容,感受着对方那毫不作伪的豪爽气度,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异样之感。这是踏入塞外以来,第一个对他释放出纯粹善意与敬意的契丹权贵。
他抱拳还礼,声音沉稳:“在下萧峰,路见不平,举手之劳,大王不必挂怀。”
“萧峰?”耶律洪基眼中精光一闪,似乎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哈哈一笑,上前亲热地拍了拍萧峰的肩膀(尽管萧峰身形比他高大,他需微微抬手),“好!好一个萧峰!好一个举手之劳!萧兄弟武功盖世,气度非凡,今日能得相遇,便是缘分!若萧兄弟不弃,请随我回营,容我略尽地主之谊,以谢救命之恩!”
他的邀请热情而真诚,带着契丹人特有的直爽。
萧峰略一沉吟。他本欲独自闯荡,但耶律洪基身份尊贵,态度诚恳,或许……这是一个了解辽国、寻一暂时安身之处的机会?他看了一眼身旁无形的灵溪,感受到她传递来的“可暂观其变”的意念。
于是,他点了点头:“如此,便叨扰大王了。”
耶律洪基闻言大喜,立刻吩咐手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准备启程。
萧峰站在苍茫的塞外莽原上,看着耶律洪基忙碌而威严的背影,心中明白,踏入这片土地后的命运轨迹,或许将因今日这场偶遇,而发生巨大的偏转。
而灵溪的魂影,则静静地“看”着耶律洪基,以及他身边那些气息精悍的护卫,心中若有所思。这片陌生的土地,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