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暄放下笔,目光投向窗外。暮苍斋的方向,隐在层层叠叠的屋宇之后。

用最好的纸墨,字迹工稳,进度又快。

果然是个做事极认真、极稳妥的。只是不知这份认真稳妥之下,藏着的是对祖母嘱托的重视,还是对宫中回礼的谨慎,亦或是……两者皆有?

他忽然有些好奇,她抄录那些“心无所住”的批注时,心中又在想些什么?是否真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盛家六姑娘,就像她正在抄录的那些经卷,表面看来平静无波,内里却似乎蕴藏着不易为人察觉的韧性与深度。

数日后,明兰终于将几卷经书并针线活计整理妥当,亲自送到寿安堂请老太太过目。

老太太仔细翻看了一遍抄录的经卷,见字迹清晰端正,无一错漏,笔意间甚至能窥见几分自己年轻时的风骨,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又看了看那些针线,针脚细密均匀,花样朴素大方,点了点头。

“很好,难为你这般用心。”老太太温和道,“便按此准备,后日便让房妈妈递牌子入宫,将谢礼呈上。”

“是,祖母。”明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轻声应道。

从寿安堂出来,明兰觉得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总算不负所托。

回暮苍斋的路上,经过那片小花园,却见海棠树下,赵暄负手而立,似乎正在欣赏枝头残存的几朵晚开的花。

明兰脚步一顿,下意识地想避开,却已被对方看见。

“六姑娘。”赵暄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

明兰只得上前行礼:“殿下万福。”

“免礼。”赵暄虚抬一下手,目光在她略显轻松的神色上停留一瞬,“六姑娘今日气色甚好,可是经书已然抄录完毕?”

明兰心中微惊,他竟知道?是了,刘内官那日……她压下心绪,垂眸答道:“回殿下,刚刚呈与祖母看过,算是幸不辱命。”

“哦?”赵暄语气似随意,“老太太要求严苛,六姑娘能得一句‘幸不辱命’,想必是极好的。”他顿了顿,忽然问道,“抄录经卷,可知其义?”

明兰一怔,谨慎答道:“祖母批注精深,明兰愚钝,只能识其字,未能深解其义。”

“是么?”赵暄看着她低垂的眼睫,声音放缓了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姑娘抄至此句时,心中可有所感?”

明兰心头猛地一跳,握着帕子的手微微收紧。他连她抄到哪一句都知道?

她强自镇定,依着方才的回答道:“明兰只是依样抄录,不敢妄加揣测。”

赵暄静静地看了她片刻,那目光并不锐利,却仿佛能穿透她层层叠叠的谨慎与伪装。

就在明兰觉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时,他忽然移开了目光,重新望向那株海棠,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盛家家风清正,连闺阁女子亦知勤勉用心,不错。”

说完,他便不再看她,径自转身,沿着来路缓步离去。

明兰站在原地,直到那抹挺拔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竟已沁出一层薄薄的冷汗。

他最后那句话,听着是夸奖,可她总觉得,那平淡的语气下,藏着某种她无法理解的探究。

这位殿下,他到底想从她这里看到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