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4页)
杜建也坐到了田埂上,他看着这个山村拔地而起的建筑物。曾经的王老师也一样,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知识和希望。他慢慢给索菲娅讲述了初中的室外课,那个让他记忆犹新的回忆。
“所以每个时代会出现这样的人,我们也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你说是吗?”索菲娅询问着杜建。
这让杜建想起了和李浩的约定,他给李浩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他们已经到了石门坎,采购清单等他们去调研之后才会给到他。
“我们回去吧,向陈老师请教一下,看看我们都能去哪些地方找到你想要的信息”杜建起身之后顺手拉起了索菲娅。
“陈老师,镇上有人了解上世纪20年代牧师回英国的历史么”杜建在饭桌上问道。
“有一个老人对这些比较清楚,他父亲之前和牧师们关系比较好。他家里有很多历史资料,你们可以去找找他了解了解,明天我带你们去找找他。”陈老师说道
“谢谢陈老师,我就想多看看当年救我祖父牧师的更多资料,还有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索菲娅连忙道谢说道
“嗯,他那边应该有很多你想看的资料”陈老师回复道
“陈老师我们想去附近几个村看看,虽然是假期孩子们都没有在学校,但我也想看看孩子们暑假的状态。我们准备送一些学习工具,想先看看采购多少合适?
“谢谢你们,我和大家沟通一下。给你们一个名单,到时候去拜访。”陈老师特别感谢这些愿意帮助孩子们的人,所以他每次都尽力而为。
在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他们看了很多关于那个牧师的资料,但没有记录他在途中收养了一个小男孩。这也印证了索菲娅查到的资料和祖父的讲述,他到英国之后就被送到了一个英国家庭。听说后来牧师的两个儿子又回到了中国,祖父和他们再也没有了联系。
索菲娅完成了她一件人生大事,她很开心自己回到了祖父的故土。眼前的这些山和祖父描述的场景别无二致,唯一变化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此刻她想做和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研究做到足够好,能继续帮助更多还留在本地的人。
他们告别老人之后去找了一家摩托车店,杜建以每天50元的费用租了一辆摩托车。去看了一个又一个村子,村民们都十分警惕地看着他们。但也有很友善的村民询问他们是不是记者,杜建用黔州话说了他的目的之后,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们交流。
陈老师对接的村民他们都一一去作了拜访,杜建大概知道情况之后让李浩采购了很多物资。他们想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杜建和李浩心中共同的目标。
“我先定好了货发过去,到时候你接收一哈,我安排好最近的工作就去找你们。”李浩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看看。
“嗯,我给你一个地址你发到那个地方,我让中巴车司机从县城带回来。”杜建已经联系好了中巴车司机。
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了很多不一样信息,认识了一些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对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小孩杜建是第一次完整的了解,这让他理解了之前王源那些问题的来源。
“英国的农村也一样,大多都是老人,年轻人也去了城市。”索菲娅和杜建讨论道
“都一样,大家城市更有吸引力,工作机会更多。年轻人需要更多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农村显然没有”杜建身边的金炬和李浩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要怎么发展呢?我该怎么参考英国的历史来研究石门坎的经济呢?”索菲娅质问着自己
“我们再多去看看,调研调研,相信会有好的思路出现”杜建安慰道
李浩到石门坎的那天,天一直在下小雨,路面泥泞不堪。杜建和索菲娅穿着水鞋在中巴车停靠的地方等他,手里还提了一双给他的水鞋。李浩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这种情景了,上一次还是高中的时候。
“你们准备得还挺齐全,我快十年没有穿过了”李浩见面后拿过鞋就穿上了。
“嗯,这边路不太好,下雨更恼火,我们出门最好穿水鞋“杜建已经体验过了不穿水鞋的艰难
“索菲娅你好,终于见面了”李浩背着包,拎着鞋走在杜建边上
“你好李浩,感谢你买的那些东西。你辛苦了”索菲娅微笑地看着李浩
“你们才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去调研,我只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今天正式加入你们,听你们安排”李浩会在这里待两天才离开,所以他们计划一起把东西都给每个村的小孩送过去。
“大家都不辛苦,我们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开心就行。”杜建拿过李浩的包放在了自己的背上。
回到旅店后,李浩看见房间里面被他们分门别类整理好的物资都写好了对应村庄的名字。床上是打印出来的名单及明细,清清楚楚写了相应的家庭情况,这些都是村里的人协助他们两完成的。
“浩哥,这些是我们整理好的资料,你看看”杜建把床上的资料一一让李浩查看。
“兄弟,你们真的太用心了”李浩看了一下之后拍着杜建说道。
第二天恢复了晴朗,他们就把东西装进了一辆面包车。一个村庄一个村庄送,虽然路途依然泥宁。李浩看见这些村庄也想起了老家,房子现在越来越好,政府花了很多财力和物力对农村进行改造。但最难改造的其实是人的精神状态,留守儿童和老人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李浩当年感谢杜建做的事,虽然只是一个假期,但给孩子们种下了一颗种子。后面李浩继续维系着他们的成长,每年都会给孩子们买各种书籍。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建教孩子们画。索菲娅做调研,他们分工明确。收获了很多友谊,这是索菲娅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索菲娅很满意这次和杜建的实践活动,她将资料都收集好准备和英国农村的演变做对比,找到一些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