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第1页)
杜建再次和秦总、李浩、杜国运沟通之后,正式加入了金炬的团队。
“现在外卖的时间窗口已经很短了,可以通过半年的时间来打造你们的品牌和模式放加盟,挣加盟管理费。如果不行就抓紧转让掉,补贴不会一直存在。”和秦总交流沟通后的核心观点
“可以作为核心供应商支持他们,也相信还有一波补贴的钱可以挣”和李浩交流沟通后的核心观点
“和自己做的煤矿一样,经营好了之后在最挣钱的状态下转让,有经验和资金后再找新的项目”和杜国运交流沟通的核心观点
杜建综合了大家给的意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花半年的时时间开出合适数量的门店,要么开启找加盟商要么直接卖掉。整理好开店的时间计划表之后杜建就和金炬聊了他的想法。
“京北半年开50家门店,累计开店数量70家,这能办到?”金炬好奇地问道。
“搞不定?可以少一点,主要是团队培养不可能。之前这二十家店我都还没有稳定,所以我没把握。”金炬补充道
“试一试,做半年之后把他卖掉或者招加盟,这是我能加入的条件。”杜建详细讲述了他的思考逻辑。
“我想想,但要半年开50家,我确实没信心”金炬补充道
“目标定50家,能不能到这么多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们的融资材料里面要按照这样的开店速度来写”杜建在秦总的建议下将融资计划书整理好之后再次金炬讨论了他们的目标。
杜建凭借之前帮他找房的那帮中介,很快就在京北找了100多个人流比较集中的区域,最终锁定了七十多个店面。
外卖店对物业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他们开店的速度很快。每一个外卖店更像是一个配送的中转站,每天从最大的一个街铺店把已经打包好的产品送到每个门店。门店再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简单加热了送出去,这套流程金炬已经试了几个月。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配送,用平台的配送还是自己的配送,平台已经开始建配送团队。
拿了一笔融资之后,他们选择了自建部分配送团队,也用平台的配送力量。自己的配送主要完成半成品到各门店的任务,同时也作为调度力量支援临时的突发情况。每个店铺的订单量会有显著的差异,周末居民区的订单多,周一到周五办公区的订单多。平台的配送力量会出现短缺,正好他们自己的力量可以做一些补充。还有很多恶劣天气下他也会出现配送问题,解决配送的问题消耗了团队大量的精力。
杜建每天都在和各区域的外卖商务BD进行交流沟通,争取最好的补贴和展示的排名。他按照之前给李浩做网店的逻辑,再次把店铺的图片都进行精心的设计。这也让他们能在众多品牌里脱颖而出,杜建特别研究了各主流外卖平台的补贴规则,争取拿到最好的补贴政策。
就这样他们到跨年那天总共开到了39家门店,几乎是一个月能开十家门店。虽然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大部分门店都处于盈利的状态,平台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差评和负面的消息。
正如杜国恒曾经对杜建说过的,在适应了规则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活得好。杜建的直觉让他感受到了整个大环境的规则,而平台的工作经验又让他感受到了小环境的规则。
李婧邀请了杜建参加跨年音乐节,这次会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乐队参加。
杜建过去这两个多月每天没日没夜地加班,他确实需要休息放松。朋友圈里每天发的全是工作相关的宣传物料,打开朋友圈翻看时他才发现这两个月自己一直在忙餐饮的事。看着李婧给他发过来的音乐节的海报,他突然想放下工作去休息休息。
“这是一场无国界的音乐狂欢,一起噪起来”他转发了李婧的海报和文案到自己的朋友圈。
一堆人点赞评论,杜建一一回复了大家。年轻人对这些激情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让杜建突然想到了一个营销的思路。但时间不允许他和这次音乐节有合作的可能,转念一想还是放弃了。
“hey,跨年音乐节么?你能带我参加么?”索菲娅给杜建发来信息,自从成都回来后他们沟通越来越频繁。杜建会给索菲娅推荐京北的景点和美食,也经常给她讲黔州的一些情况。
“嗯,可以,我给你买好票”杜建毫不犹豫就多拿几张门票,分给了金炬和几个朋友。
这次的音乐节是在一个室外的场地,寒冷的气温也没有阻挡大家高涨的热情。整个大环境一片欣欣向荣,“双创”的提出让社会都敢于花钱。
杜建带着索菲娅站在靠后的位置,听着一首又一首歌,感受着躁动的人群。杜建完全放松了下来,他已经很久没听这样的音乐现场了,户外的更是少之又少。
“欢迎杜老板捧场”在茫茫人海中演出完的李婧找到了杜建
“是师姐你们的表演太棒了,完全让我放松了下来,谢谢师姐的邀请。”杜建大声地对李婧说道。
“我看你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李婧说道
“嗯,大环境好,你们也是越来越好了”杜建回复道
“是的,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参加音乐节,大家都敢消费”李婧看了看杜建身边的索菲娅
“哦,对了,师姐这是我朋友索菲娅。”杜建介绍两人认识后相视而笑。
“这是你新女友”李婧大声问道,杜建一脸尴尬,旁边的索菲娅听到后转头看了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