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第1页)
树叶越来越稠密,阳光也越来越明亮,太阳越过赤道后开始向北回归线靠近。杜建看着天空,白云一块又一块地从太阳面前飘过,地上也飘过一片又一片的阴影。中午时分大家各自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迎接下午每个班自己的毕业晚会。三年的时光在今天被浓缩成了一颗胶囊,少年们吃下这颗胶囊之后仿佛就能兴奋到情不自禁。离别的感觉如此强烈在杜建看来,小学毕业的时候似乎没有,小学那会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还能在同一所中学继续念初中,亦或许小学的时候只想着玩,没有太多情感积累。但是这三年的时光让每个人都安装上了情感的糅合器,意识被这糅合器不断触动,然后流露出新鲜的情感,来自不同个体的情感充分搅拌。
王源和杜建最后的冲刺时间都耗在了一起,两人几乎把时间花在了攻克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特别是物理,杜建在初三之后开始对物理产生了极其浓烈的兴趣,甚至于让物理老师经常给他开小灶一对一辅导。各种电路图、力学相关的场景全靠想象,怎么能更好的让空间在脑子里更加具象化一直困扰着他。对物理老师崇拜和感激之情也在这离别的时刻达到了顶峰,老师一直陪伴他走过了困扰期。当杜建看着移动的太阳,思绪全在接下来是不是还有人给他答疑解惑如此多的物理问题。
因为大家要给老师准备礼物,房微和几个女同学负责给老师们挑选,搬运的工作就顺其自然的让杜建和王源给承包了。几个人走在大街上有说有笑,青春的气息散发到了大街小巷,在精品店几个女孩挑好了各种礼物,同时也挑了一个特别精致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用途就是让大家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进去,十年之后大家再聚会时拿出来。房微拿过笔记本第一时间就递给杜建,并且给了他笔。
“来,你第一个写嘛!”房微带着腼腆的笑容对杜建说道
“不行,我不晓得写那样,没想好。”杜建尴尬地说道
就在此刻其他几个一起的同学开始助攻房微说道:“我们都同意就你第一个写,慢慢想,我们等你,写不完就不走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帮人,守着杜建写下了一行又一行的字之后才满意离开。
下午的毕业会热闹到所有人都忍不住抽泣,狂欢之后的不舍,老师们的祝福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不管是成绩是好或是坏,家庭环境是好是坏,大家都能看见美好的未来等着自己去努力。杜建所在的班依旧延续了特有的气质,理想主义的浪漫被老师们浇灌给了大部分同学。那种浪漫充满了力量,那些力量又是从每一个少年的骨子里迸发出来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激烈的同学感情变化,拿起笔就开始在同学的衣服上写写画画。
校园的聚会结束后,王源拉着杜建和几个男同学一起去了学校对面的小山顶上。在山顶能将这座小镇一览无余,他们带上啤酒,一边喝一边看着夕阳一寸一寸扫过这片土地。王源永远是那个挑头的人,他提议道:“我们结拜吧!今后我们就是结拜兄弟。几人一人一瓶啤酒对着西去的夕阳,嗑了三个响头,说着那句“虽然不是同年同日生,但是希望同年同日死”。
突然王源改口说到:不能死,大家都必须长命百岁,最好老不死。气氛瞬间就欢腾起来了,所有人一饮而尽,留下瓶子在地里自生自灭。群星闪耀着,越来越多,无穷无尽。月光散落在山间,覆盖着一座又一座的群山。远处田里稻穗的身影随风摆动,好不诱人。
中考第一天的太阳在爬坡的时候好像铆足了劲,不仅自己燥热无比。更是将燥热的情绪传递给了考场中的每一个人,有同学的情绪到下午场的时候已经开始和气温一起舞动了,还好房微、杜建正常应对。语文考试房微得心应收,杜建有些失误,但没有影响到后面其他几科的正常发挥。语言类的学科对于杜建来说有一些难受,平时的学习考试过程已经很明显能看出波动。所以当第二天英文考试的时候房微特意给杜建打了打气,开考前房微就向杜建说:我会在你后面陪着你。
事实确实也是房微坐在杜建的后面,他们两在同一个考场,杜建坐在第二排,房微坐在倒数第二排。虽然不能作弊但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心理暗示,让杜建能更加平和。英文的考试对房微来说显得很容易,她提前了20分钟就将所有的题答完。按照以往的习惯她会花剩下的时间来完成检查,直到最后一刻才会交卷。但是今天她有些特殊,提前了15分钟交卷,只花了5分钟就完成了检查并交卷。当她离开教室的时候,特意放慢了脚步,眼神从离开座位的那刻起就落在了杜建的身上,不仅如此,她还咳嗽了一下。杜建察觉到了回过头看着她,两人的眼神交汇在了一起,房微试图把她所有鼓励与知识都传递给杜建,短短的几秒时间,房微的表情涵盖了好多信息,统统都被杜建接收到。特别是在房微踏出教室门回眸的那一刻,散发出的微笑是清新的、安静的。像一阵凉爽的风,吹过了杜建的全身。他埋下头继续完成他没有完成的部分,那15分钟好像暂停了一般,让杜建能一页一页翻开记忆的篇章,找到最多的资料来辅助他完成答题。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奇妙之极。
成绩下来后杜建才发现英文居然是唯一超长发挥的科目,当知道考分后房微和杜建都有些意外,成绩都超了预期。房微一如既往的好于杜建,只是这次好得更多。好到可以去市里最好的高中,而杜建最多只能去县里最好的高中。知道分数后大家都开始选择自己的学校,房微和家里商量之后选择了市四中,那是几乎所有同学都向往的学校。杜建这边明显没有那么顺利,杜国运也想让杜建去市四中念。但因为分数不够,需要跑跑关系。杜国运和林娟一起征求杜建的意愿,但杜建一听说要求人,要多给一些择校费他就不乐意了。杜国运说了一堆道理给杜建听,发现越说杜建越不愿意去市四中,更加坚定要在县一中念。这是杜国运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儿子的抵抗,这种微妙的变化在林娟和杜爷爷的参与下更加明显。最终杜建的选择战胜了杜国建的选择,选择了县一中。杜国运发现儿子表现出想要证明自己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着,陪伴了他一生。
其实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房微就问过杜建,但是杜建坚持选择了县一中。房微并没有失望,反而鼓励他:一起努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他们约定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对方,然后复印好一份录取通知书给到彼此。
所以当杜建录取通知书拿到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就去复印店复印,送到了房微家。房微也已经复印好了一份,因为他的通知书比杜建的先收到。他们在交换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那刻,树上好多知了发出了奇奇怪怪的声音,仔细听来又是多么和谐。
“我会给你写信,你一定要回我。”房微说道
“好叻,必须写。”杜建迅速回道
“是不是,交换了录取通知书我们就早恋了”杜建笑嘻嘻地突然说了一句
走在路上的两人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短暂对视之后,房微移开了视线。阳光和目光让瞬间融化了杜建澎湃的情绪,从发间、毛细血管中迸发而出,幻化成了滚烫的红色染料。
“我不想早恋,我们都需要努力学习,念完高中再说”房微说道
“哈哈,可以”杜建又一次感受到了英文考试那天的力量
这样直接的对话,在两个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虽然没有正式确认恋爱,确是彼此知道了对方的心思,也有了交换的信物。明确又直接的表达似乎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仪式感,它的力量附着在任何物件之上都能被有效承载着。当房微和杜建各自回到家之后,都不约而同将彼此的通知书反复包裹好,放在了最隐秘安全的位置,等待时间的发酵和酝酿。
正好趁暑假这段时间,房建国带上中考结束的女儿房微回到了自己出生的东北老家。房建国虽然在黔州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但还是无法忘记那个自己出生的地方。这次回东北正好是一家三代人第一次回东北,房微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一起,在火车上进行一场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旅程。一路上看着祖国大好的山河,爷爷感慨万千。回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一腔热血,拖家带口远赴大山深处。那种激情似乎又在点燃正走向熄灭的火焰,让火焰继续将剩下的染料汲取殆尽。
房建国在激情燃烧岁月中成长,对国家的保卫和建设从小就嵌入到了他的身体里。后来中越那场战争将他带入了真正保家卫国的状态之中,他在成年的那年进入了部队。战争正是焦灼的状态,经过了五年的战争依旧没法结束战斗,新兵蛋子们只能在后方充分锻炼好才能去到一线。惨烈的战争会让人恐惧么?房微总是问父亲各种战场上的经历,而房建国出于对女儿的保护也极少谈论起那段残酷的经历。
五年的军队生活让他懂得了更加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转业之后在镇武装部安安稳稳生活,娶妻生子,照顾父母成了他主要的生活状态。现在父亲已经退休,女儿也考上了很好的高中,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好的发展,申请了到市里的工作借调机会。家庭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刻,带着一家人一起回东北看看,也是一次庆祝。
路途虽然遥远,但是好在一家人有说有笑,在卧铺车厢里唱歌、玩纸牌,很是惬意。一到东北,口音都切换成了东北的味道,房微和妈妈虽然没法说得很流畅,但也能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房微和爸妈提前回到了黔州,而爷爷和奶奶继续留在东北。
杜建这段时间除了去几个同学家玩以外,更多时间是在煤矿上和父亲一起。杜妈妈让杜建多去陪陪他父亲,以便增加父子之间的情感,但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杜国运一直不想儿子插手这些事,每当杜建要做点什么的时候,杜国运都是一句不行给否定掉了,让杜建觉得没劲儿。后来杜建也就每天在厂里看看电视,闲逛一下。实在闲得难受的时候就在黑板上开始涂涂画画,这倒是他最能静下心来的时刻。他画的都是煤矿工人,一个又一个。每当他看见哪些裹着一层灰的人从矿洞中出来之时,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壮,只有眼睛能流露出一丝丝情绪的变化。冲洗完毕之后大部分的工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喝酒打牌,此刻杜建又觉得环境变得凄凉。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三周的时间,最后离开的时候杜建倒是给父亲提了一些建议。把煤矿的空间布局重新规划了一下,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杜国运也采纳了杜建的建议,这或许就是父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吧。也是这个时候杜建开始研究起了空间和建筑的关系,虽然他不懂到底为什么要怎么做。但这样做肯定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这是一种仔细观察之后来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像与生俱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