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1页)
宋争尔骨碌碌爬起来。
室内亮堂,清凉的风轻轻撩动她散落在额前和肩颈的头发。
“算了。”情绪有那么点说不上来的低落。
她望着通过上铺木板缝隙泻下来的光束,眼睛稍显干涩。
宋争尔眨了眨眼,微笑着说:“不是什么大事,我想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好。”姜蔓歌应了一声,把手机递还给她。
她垂眸看那道深灰得像阴天时天际线勾着的乌云一样的置顶聊天框,动动手指,把屏幕锁定了。
黑色的光滑镜面倒映出她清丽的脸庞,和转瞬即逝的略略忧邑。
其实她没有把握,所谓传言,应不应该称之为空穴来风。
-
宋争尔和姜蔓歌的这场比试,在徐峰宣布后,引起了小规模的骚动。
不少人自发地申请围观,当然,也不乏以此为借口逃练的少数群体。
不过,今天徐峰意外的很好说话。他笑呵呵地一挥大手,允许了所有想观赛的人把部分体能训练的任务量挪到下午再完成。
一般来说,10米气步-枪项目的个人赛分为资格赛和决赛,资格赛通常打60发,决赛则是资格赛前八的选手在24发内角逐名次。
高手对决本就精彩,而赛程过半后两枪淘汰一名的赛制,让决赛后半场的刺激程度更是攀升。
宋争尔还没忘记她看决赛时,心吊到嗓子眼的紧张感,那才叫连呼吸都会被赛场左右,看着看着,就常常忘了吸吐气息。
毕竟没人知道,谁会在下一枪打出10。9环,又或者是重大失误,打出8环、7环,甚至脱靶。
她记得,裴谨程曾参加过的一场国内赛,就有选手因前半程超常发挥,心态不稳,导致在第14发打出了错靶这种极端失误,子弹直接射穿了别人的靶纸,本人也遗憾淘汰,止步八强。
而这次比试,徐峰就要求他们以24发为基准,按照决赛的规格拼实力。
宋争尔心有余悸地看一眼身旁的姜蔓歌。这位社恐小天使,此刻霸气地持枪而立,目视前方不飘移。
她想,这大概就是以前学校里,老师们最爱讲的精神面貌优良。
她好像完全不紧张。
宋争尔重新看向正对的、属于自己的靶纸,深深吸口气。场馆里闷闷的空气在她肺部打了个转,又被呼出。
这场只有两位选手的比赛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宋争尔阖上左眼。这儿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她全然不知,一颗心都放在了瞄准上。
抬起枪后,惯性使然,枪头微微摇晃。
她摸索着时机,扣下了扳机。
10。6环。
中规中矩,还不错。
她沉下心,取出盒子里的另一枚子弹射发。
打了一半,宋争尔将气步-枪搁在枪架上,无意地瞄了下隔壁的成绩板,不由得怔了怔。
自第一发起,姜蔓歌的每一发都比她高。
她幸运地打到10。7环,姜蔓歌能打到10。8环;她失误打到9。5环,姜蔓歌依然能打到9。8环。
12发下来,姜蔓歌的总环数已经超过她2环多。就算她超常发挥,要逆转的难度也很高,何况姜蔓歌没下过9。8环,一直很稳定。
除非,她能在剩下的击发次数里,熬到姜蔓歌的失误。
嘭。
姜蔓歌毫不在意靶位以外的事情,按照自有的节奏又打了一发。
宋争尔短暂放大的瞳孔渐渐恢复原样,她咽了口水,凝重地据枪,摆好准备射击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