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鸡炖鸡枞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獠牙那么尖,应该互相戳出来的吧。”

得,又是俩脑补小能手,都没有孟娇任何可以发挥的余地,跟姚氏不愧是一家人。

“行了,别磨叽了,再耽搁下去天都快黑了,赶紧过来搭把手吧。”

孟娇也颇有眼力见儿,主动将她之前弄的荆棘什么的障眼法收拾了出去,给两个舅舅腾出足够大的空间。

“一、二、三,起……”

等舅甥三人组推着野猪回到家,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

孟娇这一天来回把自己折腾的够呛,到厨房猛灌了一大碗水下肚,坐下后就不想再起身了。

但想着今晚要留两个舅舅和舅母在家用饭,还是强撑着身体站起来,走到储物柜前,发现里头多了一布袋米和一布袋面,各三十斤左右的样子。

水缸旁还放着满满一箩筐土豆、萝卜、白菜、几斤猪肉和一摞新碗筷,全是这个家当前急需的,怪不得推着辆板车来呢。

还真是难得的好人家,毕竟在古代农村,大多数嫁出去的女儿常被当成泼出去的水。

向来只有女儿贴补娘家兄弟的份儿,少有娘家人见女儿落难反过来帮衬雪中送炭的,回娘家不被兄嫂冷脸扫地出门就不错了。

见此,孟娇说什么也得把这顿伙食给办好,正要大展身手呢,却听得小院里多出好几道陌生的声音。

没一会儿功夫,围观群众越聚越多。

这就开始热闹上啦?这风声也传的忒快了些。

其实是村里某个小孩在附近贪玩,远远的正好瞅见孟娇他们推野猪回家的画面,就一路大喇叭在村里喊,才惹的这些村民们饭也不吃了,都纷纷过来瞧个究竟。毕竟同时猎到两头大野猪的情况实在不多见,这在大石榴村可是几十年难遇的新鲜事。

姚氏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只推说是自家兄弟打的野猪。

“姚家大兄弟不是镇上的屠户吗,今日怎得闲跑这片山打猎来了?”

“吴婶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爹当年可是山里的老猎户。”

“还真是不忘老本行啊,原来这是人家祖传的手艺,怪不得呢。”说完,还啧啧几声。

“怎么卖呀,我家想割两斤肉补补。”

“秋收刚过不久,身子骨是该补补了。”

“是呀,野猪肉跟家猪肉可不能比,可得便宜些。”

“用粮食换,成不成?”

众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连老宅那边的人也夹杂在其中,没脸没皮的,指挥着要多少肉。

“嫂子,你知道的,咱公爹最爱吃蹄髈了,你给我多留两条猪大腿,我一会儿拿家去。”

“别忘了,五花肉,娘也爱吃,越肥越好。”

“排骨也要些,二十斤就成。”

杨氏不满地睨了白氏一眼:“那哪能够,咱家人多,怎么也得半头,是不是啊,大嫂?”

妯娌俩你一言,我一句,旁人根本插不进嘴。

姚氏听到两弟妹的无理要求憋红了脸,大舅母看不下去了,直接给怼了回去。

“呵,好大的口气,我姚家的东西什么时候轮到两个孟家的儿媳来做主了?你们莫不是脑子被驴踢了,跟老娘玩什么装失忆的小把戏,我小姑子和三个孩子被你们赶出来的时候怎么不说是一家人啦,还真是好大的脸呐!”

村长在一旁不满地瞪了俩人一眼:“还真是丢脸丢到外村去了!也不知道老孟家的是怎么教的儿媳妇。”

……

孟娇在一旁听了个全程,感激地看了眼大舅母,今天的情她算记下了。

热闹声不止,吵得人脑壳疼。孟娇寻了个空档把被围在人群中间的姚氏给解救出来。

母女俩商议一番,还是决定将两头野猪直接交给大舅处理。况且家里连个多余的工具都没有,她初来乍到的,对镇上完全不熟,肉又不能放太久,舅家正好是个屠户,再方便不过,也就用不着她再多费心了。

说清楚后,众人也都散了,没能捞到啥便宜,自然有许多不满的声音传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