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一(第1页)
在接下去的这段时间里,江鸾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开源节流;而且“威逼”大臣们主动捐款,就这样挤出了一些金银和粮食。
然后将一部分拿去给将士们做冬衣,另一部分送去旦州赈灾。
只是,江鸾觉得还远远不够。
治标不治本。
她抓紧一切时间召见朝中重臣与勋贵,只问:“豪强地主并起,有强行胁迫百姓将民田贱卖给自己的人,有依仗自身权势而驱逐百姓者,皆与民争利,致使我朝税收不足,百姓不能安居,卿为之奈何?”
可是来人往往口称惶恐,不敢做对,毕竟这些人中参与侵占耕地一事者,十有八九。
所以大多浅尝辄止,推说不知,便匆匆告退。
江鸾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上至宗亲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人会不知道土地的珍贵和重要性。
在这里有耕地就能有收入。
【哎,给我看Emo了,其实大家都只顾着自己有钱就行了,哪有人去管百姓怎么样。】
江鸾坐回位置上,不发一言。
“陛下,御史大夫在殿外求见。”
“让她进来吧。”
“臣参见陛下。”温巧风见礼后并未马上起身,而是接着说:“臣听闻陛下正在烦闷权贵豪强抢占民田耕地一事。”
“卿对此有何见地?”江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温巧风没有直接往下说,而是转而谈起其他:“有田者无法耕作,欲耕者无其田。朝廷税基日削,而豪强谷仓日盈;此为陛下忧心之事。”
江鸾战略性后仰身体:“卿可究其缘由。”
“依臣愚见,其因有二。其一:我朝初立时,百姓凋敝,作业巨而财匮(意思是事情很多但是钱财少)。为了与民休养生息,太祖皇帝便定下“扫除苛烦,与民休息”的国策,如此将近百年,因为我朝先君励精图治,直至陛下登基时,民众之数大增,数倍于其初,”温巧风再拜:“耕田为死物,不能自己增加,故不足也。”
江鸾温和道:“大善。”
【这个御史大夫说的大概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懂。】
【意思是夸皇帝们励精图治使得人口增多,但耕地又没有变多,所以实际上讲,田本来就不够百姓种了】
【啊!那要怎么办啊?人多还不好了?】
【难道要找人把百姓豆沙了?然后耕地就够用了】
【楼上认真往下听吧……】
【有经验的谏臣都是这样的,得先铺垫好。毕竟,一上来就直言不讳,万一皇帝火气上来,听着不爽,直接把你给砍了,那不完了】
【哦哦哦,所以陛下现在也是在捧哏。】
江鸾:【善。】
没有皇帝会不喜欢被拍马屁,何况是拍的很到位的马屁。
温巧风抬头看了眼上首的天子温和的神色,这才继续说:“其二才是权贵豪强大肆兼并、侵吞民田导致的……”
【说到重点了,这就是陛下这段时间真正忧虑的事情。】
【人多是好事,陛下真正要着手解决的是侵占耕地这件事!!】
【但是仔细想想,御史大夫也没给出有用信息啊,分析了和没分析一样】
【很圆滑……没得罪人。】
江鸾挥手打断:“爱卿所言之事,朕都知道了。朕要的是解决办法,卿对此没有想法吗?”
“臣斗胆说——非改革不可。”
【豆沙楼主快来看,这里划重点了——陛下是要改革!】
江鸾战术性前倾:“爱卿细说。”
【看陛下的反应,这就是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