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牧天一的反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默颤抖着站起身,发现自己的呼吸竟带出淡淡的银雾,每一口吐纳都蕴含细微的旋律。他试着吹了一个音符,结果整片草原的草叶同时振动,发出和谐泛音,宛如大自然成了他的伴奏乐团。

“你变了。”苏瑶盯着他,眼中既有敬畏也有担忧,“你的生物电场……和‘声脉核心’完全耦合了。你现在不只是使用者,你是活体节点。”

林默望向南方??那里是中原腹地,城市灯火如星河倒悬。

“接下来,我们要去东北。”他说得平静,“黑龙江抚远,黑瞎子岛边缘。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支边防巡逻队在暴雪中失踪。当地人说,每逢冬至,江面会浮现一行脚印,通向国境线另一侧,尽头插着一面没有编号的军旗。”

苏瑶翻查资料,脸色渐渐发白:“官方档案显示,那支队伍共九人,带队的是个叫陈铁柱的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们最后一次通讯只留下半句话:‘冰层下……有东西在唱歌……’”

“不是东西。”林默纠正,“是人。他们在冰封之下活了下来,靠彼此的歌声维持心智,直到最后一刻。”

三天后,他们的雪地摩托驶入极寒禁区。气温零下52度,呼出的空气瞬间结成冰晶。导航再次失灵,但车载音响自动播放起一段手风琴曲??正是当年边防军标配的《我为祖国守大桥》。

循着旋律前行五十公里,他们终于抵达一片异常平坦的冰原。无人机扫描显示,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空腔,结构规则,明显为人造。更诡异的是,冰层中嵌着数十具姿态各异的冻尸,全都面向东方,保持着敬礼或持枪姿势。

林默取出竹笛,贴唇吹响第一个音。

冰面裂开。

不是破碎,而是像花瓣般层层绽开,露出一座由坚冰构筑的地下哨所。墙壁透明如水晶,内部陈设完整:煤油灯仍燃着微光,炕头上叠放着洗得发白的军装,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玻璃框上结满霜花。

而在中央会议室,九名军人围坐一圈,头靠头闭目而眠,怀里紧紧抱着步枪与日记本。他们的身体早已冻结,可胸口竟仍有极其微弱的起伏。

“低温休眠?”苏瑶惊呼,“这不可能!人类细胞在零下二十度就会破裂……除非……”

“除非信念足够强。”林默走进哨所,脚步轻得像怕惊醒一场百年长梦。

他翻开最近一本日记,纸页脆如枯叶,字迹却清晰可辨:

>**1963年冬至**

>暴雪封山第137天。

>粮食耗尽,煤炭只剩三块。

>老李昨天走了,我们把他葬在冰墙里,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送行。

>今天我们决定集体进入冥想状态,降低代谢。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后来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若真有那一天,请替我们看看春天。

日记末尾附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边境防御漏洞与潜在入侵路径,时间竟是**2024年**。

林默心头剧震。这些人被困在六十年前,却预判了六十年后的安全危机。

他跪在队长陈铁柱面前,轻声道:“前辈,春天到了。”

话音落下,九名军人几乎同时睁开眼睛。他们的眼球覆盖着薄冰,可目光清明如初。

“你们……真的来了?”陈铁柱声音干涩,却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

“来了。”林默哽咽,“祖国派我们来接你们回家。”

陈铁柱艰难地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哨子:“这是我们最后的联络工具。答应我……把它交给新一代边防战士。”

林默双手接过,刚要说话,suddenly整座冰堡开始共鸣。九名军人不约而同抬起手,指尖轻敲桌面,敲出一段简单节奏??哒哒嘀,嘀嘀哒,三短三长,再加一长。

SOS。

但他们敲的不是求救,而是报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