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红布盖头下的沉默(第2页)
“可我。。。。。。“
“別可是可是的了!“王秀打断她,“你爹看准的人家,错不了。咱女人一辈子图啥?不就图个安稳日子?李家人厚道,饿不著你。“
裹珍不说话了。她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在郑家沟,女儿的婚事从来都是父母说了算。她机械地把饃捡到盘子里,跟著母亲回到外屋。
大人们的谈话已经进行到了实质阶段。李老倔正在说彩礼的事:“。。。。。。按咱们这儿的规矩,六斤,两丈布,外加五百块钱。你们看咋样?“
郑有福沉吟了一下:“布要三丈吧,闺女嫁过去总得做两身衣裳。“
“行!“李老倔爽快地答应了,“那就三丈布!“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裹珍站在一旁,像个局外人一样听著他们討论自己的婚事,討论她的未来。可没人问她的意见,甚至没人多看她一眼。她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病死的堂姐,也是这么被嫁出去的,嫁过去不到一年就没了,说是难產。
“。。。。。。那就定在下个月初六。“郑有福一锤定音,“正好赶在春耕前。“
李老倔站起身:“那我们就先回了。老蔫,跟人道別。“
李老蔫慢吞吞地站起来,对著郑有福和王秀鞠了一个躬,又转向裹珍,嘴唇蠕动了几下,最后只是点了点头,就跟著他爹往外走。
裹珍被母亲推著去送客。她站在门口,看著那两个男人的背影消失在村道拐角。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两个移动的黑洞,要把她吞噬进去。
回到屋里,郑有福已经又蹲回了长凳上,满足地抽著旱菸。王秀开始收拾茶碗。
“李家人不错。“郑有福吐出一口烟,对女儿说,“老蔫人实在,你跟了他,受不了委屈。“
裹珍低著头,手指绞著衣角:“爹,我。。。。。。我不想嫁。。。。。。“
“胡说啥呢!“郑有福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你都十八了,再不嫁,等著当老姑娘?“
“就是!“王秀插嘴道,“李家这样的好人家,打著灯笼都难找!老蔫虽然不爱说话,可老实本分,比那些油嘴滑舌的二流子强多了!“
裹珍知道爭辩没用,可她还是忍不住小声说:“他、他比我大那么多。。。。。。“
“大点咋了?“郑有福不耐烦了,“大点知道疼人!你看看村里那些小两口,整天吵吵闹闹的,有啥好?“
王秀走过来,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珍啊,女人这辈子,不就图个安稳吗?老蔫虽然话少,可实在啊。你跟了他,没人给你气受。等生了娃,日子就有滋有味了。“
裹珍不说话了。她想起去年在乡里上扫盲班时,那个从城里来的年轻老师。老师戴眼镜,说话文縐縐的,会讲《红楼梦》,会说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曾经偷偷喜欢过那个老师,虽然知道不可能,可心里总存著那么一点念想。现在,这点念想也破灭了。她要嫁的人是李老蔫,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榆木疙瘩。
家里的晚饭很简单,稀粥配咸菜。裹珍吃得心不在焉,一粒一粒地数著碗里的米。郑有福和王秀却兴致很高,討论著嫁妆的事。
“得给闺女做一床新被子。“王秀说,“李家给了三丈布,正好够用。“
“再陪嫁一对木箱。“郑有福扒拉著粥,“咱家那两个樟木箱子不错。“
“那箱子太旧了。。。。。。“
“旧点咋了?又没坏!“
裹珍听著父母討论她的嫁妆,就像討论一件即將出手的货物。她突然觉得碗里的粥难以下咽,放下筷子站了起来:“我、我吃饱了。。。。。。“
“才吃这么点?“王秀皱眉,“再吃点啊!“
“不了。。。。。。我去餵猪。“裹珍逃也似的离开了饭桌。
她家的猪圈在院子西头,两头半大的黑猪听见脚步声,立刻哼哧哼哧地凑到食槽前。裹珍机械地搅拌著猪食,眼泪终於掉了下来,砸在猪食桶里,溅起了小小的水。
餵完猪,天已经黑透了。裹珍没有立刻回屋,而是坐在院子的石磨上发呆。春天的夜风还很凉,吹得她打了个哆嗦。天上的星星很亮,密密麻麻的,像无数双眼睛在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