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八十六章 无利不起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阿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钱,放在桌上。背面朝上,刻着一个极细的“生”字。

“我跳海了,但没死。”他说,“我被冲到这座岛上,醒来时已在灯塔地窖。身边只有这枚铜钱,和一段反复闪回的记忆:陈砚站在钟前,回头对我说:‘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为何点灯……’”

林昭接道:“你就告诉他,因为你曾被人点亮过。”

两人沉默对视,泪光浮动。

“我知道他在哪。”阿织突然说,“我不是逃兵,我是被选中的信使。当年地脉铜管崩裂时,一股反向脉冲将我弹出阵外,带着残存的地图碎片。这些年,我一直在修这座‘回音塔’??用旧日零件,重建一条通往明心阵的共鸣通道。”

他指向墙上的图纸。林昭走近细看,赫然发现那竟是记忆输光网的逆向结构图,只不过能源来源并非茶垢油芯,而是人心执念所凝结的“情绪结晶”。

“你们现在的网络只能传信息,不能传‘意义’。”阿织解释,“就像把诗打印出来,却不理解它为何动人。真正的记忆传承,需要共振,需要有人愿意相信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林昭想起课堂上那个男孩的话:“是我妈妈睡前给我留的那盏小夜灯。”

原来那就是火种。

“我能帮你。”她说,“归鹿观还有三百七十二位志愿者,他们世代守护灯亭,背诵《割鹿记》,他们的记忆可以作为燃料。”

“不够。”阿织摇头,“要唤醒完整阵法,必须双钱合璧,且由‘继承者’亲自启动。你父亲献祭了记忆,但阵法仍在等待下一个‘执笔人’。”

“所以你要我去?”

“是你该去。”他凝视她,“你母亲是卢疏影的弟子,你父亲是最后一任燃灯会书记,你自己研究记忆传播学十年,写出《灯火社会学导论》。你以为这些是巧合?”

林昭咬唇,忽觉胸口发烫。她低头拉开衣领,取出贴身佩戴的一枚铜钱??那是奶奶留给她的遗物,一直以为只是普通古币。此刻,它竟自动旋转半圈,背面朝上,露出两个几乎磨平的字:

>“续燃。”

与此同时,铜镜影像突变。孤岛之外,海平面剧烈翻涌,一道巨大阴影自深海升起,形如巨鲸,却通体由扭曲金属与腐烂血肉拼接而成,头顶竖立着三十六根断裂的灯杆,宛如触角。其腹中传出无数人哭喊、低语、诵经之声,正是千万被吞噬的记忆残响。

“噬忆兽醒了。”阿织脸色惨白,“比预计早了十七天。”

“为什么?”

“因为有人在主动喂养它。”他指向阴影边缘一处浮岛,上面矗立着一座黑色方碑,碑前跪着数人,皆穿现代装束,额头烙印同心圆纹,手中捧着燃烧的书籍。“他们是‘引路灯残部’的新一代信徒,认为只有彻底抹除过去,人类才能迎来纯净未来。他们在献祭文明。”

林昭浑身发冷。她认得那些书脊上的标题:《百年灯史》《守望者日记》《割鹿记评注》……全是关于光的记录。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她说。

“来不及了。”阿织苦笑,“回音塔还没完工,无法连接地底阵眼。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能找到第三枚铜钱。”

“还有第三枚?”

“不是实物,是象征。”阿织闭目,“林晚舟晚年说过:‘第一钱属过去,第二钱属现在,第三钱属未来。’你手中的‘续燃’,就是未来的种子。但它需要一场‘集体见证’才能激活??至少一千人同时说出同一句誓言,内容必须包含‘我愿点灯’四字,且发自真心。”

林昭愣住。“一千人?在哪找?”

“不必去找。”阿织睁开眼,目光灼灼,“你只需把真相说出来。人们是否相信,取决于你有没有勇气先信。”

三天后,全国直播平台出现一段匿名视频。

画面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站在归鹿观讲台上,身后黑板写着:“光,是不肯睡去的记忆。”她讲述了陈砚、阿织、苏萤的故事,讲述明心阵的存在,讲述噬忆兽即将破土而出。她说:

“我不是来求你们相信的。我是来问一句:如果这一切是真的,你愿意做什么?”

然后她举起铜钱,面对镜头,清晰地说:

“我愿点灯。”

视频上传瞬间,服务器瘫痪。转发量在两小时内突破亿次。起初是嘲笑:“又是阴谋论小说改编吧?”“特效挺真。”但很快,有人开始回应。

一位退伍老兵在边境哨所举灯:“我愿点灯。”

一名山区教师带学生围坐篝火,齐声朗诵《割鹿记》第一章:“我愿点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