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他又会在这种疑虑下不断反省,反省是否太过苛责,但反省过后,就会进行下一轮的猜疑,形成一个矛盾且无解的逻辑闭环。

循环往复,找不到出路。

他不敢真的一股脑削掉林国公的兵权,怕被人诟病忘恩负义、鸟尽弓藏;所以开始食言,拿捏林国公女儿的婚事,但却把责任推给皇后、太子……让自己成为一个苦恼且没办法的旁观者……

他不想让林小公爷兼驸马接过林国公的兵权,所以让其去户部、去青州,说是历练,实则边缘化,但又把最宠爱的小女儿嫁给他……看似恩宠,实际也渗透着谋算……

而当林之奕真的能够独当一面,完美完成户部的赚钱任务、囤粮开荒、青州的赈灾难题,甚至得到青州刺史夸赞、百姓信赖时,他又开始忌惮……

他偏心太子,明里暗里护了太子好几次,但也不太甘心让太子一家独大,所以扶持了瑞王、楚王,历练了四皇子殿下,下个月四皇子即将成婚,不知会被封个什么王爷……如今又给五皇子安排婚事……

可他明明是最讨厌藩王的,当年的平藩之乱,他大刀阔斧地办下来,终于巩固了到手的皇权……

大概大病一场后,也算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他想再看看几个儿子谁更厉害?更适合当储君?

亦或是,他更想找回可以掌控一切的帝王快感?好抵抗日渐衰落的生命拖累……

谢君诺本就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才华横溢,办事妥帖,因为是天子近臣,听得多,见得多,想的……自然也多,而这些想法不可对外人言,经年累月,就只能在自己心里琢磨,那颗七窍玲珑心琢磨的都快成七十窍的了……他渐渐也生出一点疲惫感。

君心难测。

可他的日常工作便是揣测君心。

如何能不疲惫?

但也仅仅是一点。

身为大堰男儿,自然是要报国忠君,开创大堰盛世。

当今圣上在位三十余年,平藩王之乱,扬四海之威,驱北蛮,收西域……功绩显著,还是为大堰打下了一定的坚实基础的。

谢君诺其实是很佩服他的。

而隆顺帝对他也很好。

他们毕竟也有亲戚关系——他祖母是隆顺帝的亲姑姑,论资排辈的话,他要叫隆顺帝一声表叔的。

只不过谢家家风一向清正,祖母祖父、父亲母亲都一直耳提面命,不可恃宠而骄,不可恃强凌弱……所以才出了谢君诺这个名震京城、名声远扬的君子。

“君诺……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这是臣的职责,陛下谬赞了……”谢君诺谦虚道。他收回纷乱的思绪,望向隆顺帝,摇曳烛火下,大堰的帝王已经有了明显的老态,鬓发斑白,皱纹横生,这一天天一夜夜,熬的都是心血啊……

谢君诺对隆顺帝的钦佩和腹诽,慢慢变成心疼……

但也只敢在心底过一下,他区区臣子,如何能心疼一国之君?

隆顺帝每每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一眼谢君诺,就会有无限的动力,也更能沉下心来。

——谢君诺是他御书房的锚,是他朝堂的定心基石。

这个表侄儿泰山压顶都面不改色,情绪非常稳定,也确实有各种各样的本领,来帮他一起应付那些突如其来的烦心事。

“君诺,你是否会觉得朕有时太过无情?”

“陛下这话从何说起啊?”谢君诺不晓得隆顺帝是搭错了哪根筋,突然问他这个,他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

“朕想分一分定安公手里的兵权……你觉得,分给谁合适?”隆顺帝语出惊人。

谢君诺心下虽震撼,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一定有人选了,微臣从未想过此事,还望陛下指点。”

隆顺帝叹了口气,说道:“老五……什么都没有。如若他能分到一点兵权,自保应当不成问题。”

谢君诺心道:陛下竟是要借着五殿下和林三姑娘的联姻来分走定安公手里的兵权吗?!

可为何是五殿下?

五殿下存在感一直很弱,几乎没人会想起他来。

其实若是把部分兵权给他……倒也能够保他一命。

毕竟,若仅仅是娶到林三姑娘,而没有兵权在手,五殿下肯定会被其他势力生吞活剥的……

有了兵权,又是定安公的女婿,还是五皇子……即便再弱……也不敢有人再小觑轻视……只能持观望态度……谨慎小心地行事。

谢君诺能说什么呢?

他只能低声奉承:“陛下英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