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此为欺君(第1页)
朱翊钧的经筵课由张居正这位內阁首辅担任知经筵事,是为总负责人,统筹经筵讲学事务,审定讲章內容。
同知经筵事,副职,协助总负责人,由內阁次辅张四维担任。
此外还有申时行、马自强等担任。
还有展书官、侍仪官,负责礼仪、展书等事务性工作,由翰林院或詹事府官员来担任。
而今日朱翊钧的经筵课,主要由张四维、申时来教,內阁首辅张居正则在昨日去了蓟州。
文华殿內,
朱翊钧见到了自张居正之后的两位內阁首辅,
先说张四维这位如今的內阁次辅,前世朱翊钧对他有了解,是因为其废除了张居正改革成果的积极推手。
张四维出身盐商世家,舅父王崇古为兵部尚书,家族背景显赫。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以文采书法著称,被誉为真博物君子。
其最主要的政治贡献就是在隆庆年间,蒙古首领俺答之孙归降明朝,朝议分歧严重。张四维凭藉对边防的熟悉,力主议和,並说服首辅高拱,最终促成明蒙和议,开放边贸,结束数十年战爭。此举被誉为救时之策,奠定其政治地位。
到了如今,朱翊钧很清楚,因为张居正的专权,张四维也在隱忍,表面恭顺,实则积怨,心生不满。
朱翊钧心中思量著,张四维如今可用,但等张居正病逝后,张四维就要酌情而用了,內阁首辅的位置是绝不能交到他的手中,至於如何安排,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朱翊钧还要再行酌定。
再说申时行,其生於苏州富商家庭,幼年因家族过继关係姓徐,中状元后归宗。嘉靖四十一年他在299名进士中脱颖而出,以状元身份入翰林院,展现出文采与机敏兼具的特质。
因文才受张居正赏识,被破格提拔。万历五年入阁,成为张居正改革的支持者。张居正病逝后,因继任首辅张四维丁忧、其他阁臣病逝,申时行於1585年意外成为首辅,被时人戏称运气首辅。
申时行所行的是和事佬的政治哲学,他清醒认识到文官集团的分裂是帝国最大隱患,主张以诚意弥合分歧,自称:“寧可被骂和事佬,也不激化矛盾。”
经济上支持休养生息,暂停大规模改革,使民生得以恢復,但被批评为懒政。
嘖~!
这位將来的內阁首辅也不好用啊!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这两人和朱翊钧的执政理念定然要不同,不过矛盾確实不宜全面的爆发,该调和还是要调和。
张四维和申时行等群臣拜见过朱翊钧后,正式开始了今天的经筵內容。
首先,朱翊钧要温**鉴图说,此是张居正为朱翊钧编写的帝王启蒙教科书,全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正反案例阐释帝王之道。
八年时间,朱翊钧早已完成了帝鉴图说的学习,但每次经筵,仍旧要再温习一遍,此后再学资治通鑑、贞观政要。
朱翊钧今日学习的本应是资自通鑑中石庆数马的典故,
不过就在张四维准备讲时,朱翊钧声音幽幽道,“张卿,朕近日看资自通鑑,看到了汉宣帝的太子諫言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