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譁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四维这会儿都没心情去想皇帝单独留下张居正是要商谈什么,他现在头疼的紧,此番山西试点一事,想要安抚山西一眾官员,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出了乾清宫的张四维,也没同申时行、梁梦龙等人多言,直接匆匆的回府。

此刻,乾清宫中,只剩下了帝辅二人,

朱翊钧的声音不同先前,温和至极,“先生今日受委屈了,朕也是无奈之举。大明积弊甚深,朕此前说过,一万年太久,只爭朝夕!一条鞭法的改革要顺利的推行,但其他积弊也要一一解决。

驛站实是国家命脉一般,绝不能再继续如此下去,不经过制度上的变革,终究是无用功,先生以为然否?!”

这个时候,已经敲打过来,那么朱翊钧自然是需要安抚一番张居正这位內阁首辅的,如今大明诸多事,尚且离不开张居正。

听到皇帝这般说,张居正回道,“臣知陛下心意,臣对於此事心中是赞同的,只怕处理不当,以至於引起乱子,好在陛下圣明,臣拭目以待。”

这个时候,张居正还能说什么,况且这也確实是他自己的想法,事成定局,他且看著就好。

“好,朕相信,结果不会让朕失望,也不会让先生失望。”朱翊钧十分自信道。

……

这时,张四维已然匆匆回府,他立刻让府中下人去唤来王谦和自己的儿子张甲征。

王谦是他的表弟,他舅舅王崇古的儿子,是晋党的核心成员。

至於他儿子张甲征,如今任职工部郎中。

如今这个时候,张居正专权,所以晋党的势力並不强劲,在朝的高官唯有张四维一人,剩下的大多是山西的中、下层官员,还有张四维舅舅王崇古的政治遗留。

王崇古,字学甫,號鉴川,山西平阳府蒲州人。

嘉靖年间率俞大猷在夏港、靖江全歼倭寇,镇守寧夏时首创捣巢、烧荒战术遏制蒙古骑兵。

1570年借俺答汗孙子投明事件,以孙子交易迫使俺答交出汉奸赵全,促成明朝与蒙古的封贡互市,结束近200年边境衝突。

其主张对蒙古採取怀柔政策引发部分朝臣反对,被质疑“示弱於虏”,但其策略最终实现北方边境数十年和平。

王崇古身经七镇,功勋著於边陲。封贡初期,朝廷议论纷纷,有的人用危言震慑皇帝。由於阁臣的极力坚持,事情才得成功。顺义王归附二十年,崇古才去世。总督梅友松安抚驾驭不当,西边才出现骚扰,而边祸也较嘉靖时有缓解,宣府、大同边塞少数部族则迄明末归附不变。

时至如今,王崇古虽已致仕,但仍旧是晋党的精神领袖。

隨著王谦和张甲征入了张四维的书房,张四维同他们两人自然是不必绕弯子,直接將今日乾清宫中,皇帝陛下所言的驛站改革之事,同两人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听完皇帝陛下的改革之法,王谦和张甲征的神色都是微微一变,皇帝陛下的驛站改革之法,实是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这事落在了他们头上,他们要得罪许多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