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中旨(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要听从皇帝陛下的旨意吗?

张四维和申时行一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若听从皇帝陛下的旨意,那么这一份旨意如果不是內阁首辅张居正要的呢?届时待张居正回来,且不说他们如何交代,陛下又如何同那位大权在握,强势至极的內阁首辅说呢?

若是因此,让皇帝陛下和张首辅爭执起来,只怕是要影响朝政的,现下的朝廷看似平静,但平静的表现下,酝酿著惊涛骇浪。

张四维虽然想要推翻张居正的改革,以更温和的方式来缓解矛盾,但他需要平稳的过渡,绝不想朝野震盪。

再者,更关键的问题是,他一但应下就彻底的捲入其中了,很有可能成为政治斗爭中的牺牲品。

至於申时行,他就更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本身在张居正麾下,由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若张居正回来不愿行此方案,当如何是好?相比於张四维,申时行更怕成为政治斗爭的牺牲品,因为他是最有可能成为牺牲品的。

文华殿陷入死寂。

朱翊钧也不急著开口,他倒要看看,张四维和申时行要让他这个皇帝等多久。

当气氛愈发压抑时,申时行最终先开口,“陛下圣明烛照,臣对於陛下的旨意是赞同的,只是……这旨意要不要和首辅商榷一下再最终决定?”

最终,申时行还是选择两头都不得罪,想要他自己在其中做一个缓衝。

张四维在听到申时行的回答后,也是给出了回答,和申时行的大差不差,都是两头不得罪的话。

然而,这可不是朱翊钧的预期,他不要这模稜两可的回答。

朱翊钧这时话风一转,“朕学习资自通鑑,已有多年,最近这些时日,对於其中几件事想要再仔细向张卿、申卿討教討教。”

张四维和申时行这时不由一愣,皇帝陛下这变的有些太快了吧,看来皇帝考量了一番,最终也选择放弃了,所谓討教,应当是皇帝陛下和他们要的台阶。

还好,皇帝能考量明白,能有继续僵持这个话题,否则当真有些棘手。

“陛下折煞臣了,討教不敢,陛下但有疑问,臣定尽心尽力为陛下解答。”张四维这般回道。

申时行也是如此附和。

隨著申时行的话音落下,朱翊钧幽幽开口,“唐时,萧至忠三度任宰相,先后依附武三思、韦皇后、太平公主。为攀附韦后,不惜將亡女与韦后亡弟“冥婚”;韦后倒台后竟掘坟取回女儿尸骨示眾以表划清界限。最终因参与太平公主政变失败,最终落的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还有东晋时的周札,王敦叛乱时未抵抗即献城投降,被视为叛臣。虽得晋明帝司马绍安抚,但仅为平衡士族势力的权宜之计,在史书中永负污名。

再说高欢,早期劝尔朱荣篡位,后见尔朱氏失势又拥立孝武帝元修,最终自立东魏。其子高澄当眾辱骂孝静帝狗脚朕,高洋篡位后更毒杀孝静帝並屠戮元氏皇族700余人,婴儿被刺穿拋入漳水。

萧至忠、周札、高欢,对於这三人两位爱卿如何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