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穿越鼻祖(第2页)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轰进了每一个观眾心里!
事情果如秦德威所料,县太爷的脸瞬间由红转青,再由青转黑。
拿如此儿戏的证据来诬陷,这是有多瞧不起本大人的智商?
“大胆刁民!”县太爷惊堂木猛地一拍,震得整个公堂嗡嗡作响,他怒视著做偽证的掌柜。
“是谁教你作偽证,欺瞒本官的?……不肯说?来人啊!上夹棍!”
这场精彩的“衙门初战”,完美地点明了《大明小学生》贯穿全剧的核心主题:在等级森严、人治主导的古代社会,无论是县衙打官司,还是未来朝堂上的明爭暗斗,拿捏上位者的心思才是关键。而主角秦德威,这个带著现代思维的穿越者,恰恰最擅长此道!
第一集结束,片尾曲响起时,无数电视机前的观眾竞相开始討论。
“哇!从香江回到明朝?过癮!”
“那个秦德威好鬼马!字写得咁丑还敢去帮人写状纸!”
“原来古代是这样打官司的?”
……
新奇、爽快、代入感爆棚!观眾们被这前所未有的剧情设定和主角的机智表现深深吸引,迫不及待想知道秦德威接下来如何在明朝的漩涡中求生、逆袭。
看完这《大明小学生》的第一集,tvb和丽的不带任何犹豫的,立即调整节目单,大剧明天就开播!
次日,香江各大报纸的娱乐版和文化评论版已经被《大明小学生》彻底点燃。
《明报》查庸专栏罕见点评影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评《大明小学生》的『人治智慧”。
文章高度评价了公堂戏的深刻內涵:“此剧看似嬉闹,实则以小见大,借一桩小案,四两拨千斤般点破了千年帝制下权力运行的本质。何言超先生再次证明,歷史剧的边界,远未被穷尽。”
《东方日报》则聚焦於观眾的狂热反响:“歷史剧新类型诞生!观眾热捧《大明小学生》!”
报导引述街头採访,观眾纷纷表示“从未看过如此新奇有趣又有脑的古装剧”,“等著看秦德威在明朝发达”。
《星岛日报》头版標题:《佳视神秘新剧创收视神话,tvb、丽的紧急调整,今夜决战!》
报导详细描述了该剧开篇的现代穿越设定,及其带给观眾的巨大衝击,盛讚其“开歷史剧未有之先河”,並对刘德驊的表演给予肯定。
还有歷史专家发文,肯定了该剧在歷史细节方面的考究与还原。称讚准確使用十四岁孩童髮型这一点。同时又提出,明朝遵循周礼,男子十五岁束髮,二十岁冠礼,且看后续表现如何。
铺天盖地的讚誉和討论,將《大明小学生》推上了现象级的高度。
它不仅仅是一部高收视的剧集,更因其前所未有的“穿越”设定、对歷史剧类型的顛覆性创新,以及对古代社会“人治”本质的深刻揭示,被媒体和评论界一致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时人们才回过味来,为什么《大明小学生》要如此保密,半点风声都不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