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才的阴影(第1页)
何言超今晚要谈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合作,更是左派影业在香江浴火重生的契机。
“看看你们的现状吧。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请外援都得偷偷摸摸,束手束脚。拍出来的片子,香江观眾不爱看,市场反响寥寥。是,我知道你们有北边的支持,倒不了。可没人看,或者只有极少数人看,宣传从何谈起?”
石慧轻轻嘆了口气,何言超的话虽然刺耳,却道破了他们心中最深的无奈。傅奇也面露苦笑,夹起一片肉在滚汤里烫著,没有反驳,也没有承认。
“何生说的是实情。”石慧率先坦诚:“我们是被时代拋下了些。香江发展太快,观眾口味变化也快,我们跟不上节奏了。加上总会一直以来的打压,元气大伤,確实非常被动。”
“所以要先赚钱!”何言超开始支招,这个世界没有陈厂公,只有由他来拉一把了。
“拍商业片,拍观眾爱看的类型片!喜剧、动作、武侠,先让观眾心甘情愿走进戏院。公司帐面上有了钱,才能吸引人才回流、培养新人,才能有底气去尝试你们想表达的东西。电影终究是一门生意,没钱,谈什么滋养精神高地?”
何言超看了看两人若有所思的神情,继续道:“你们左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是別的,是你们背靠的大陆资源!庞大的人才储备,大好河山!《少林寺》这个项目,就是一条极好的路子!”
“二位还可以跟北边沟通一下,將香江三家左派电影公司整合成一家,集中资源。你们合起来都不够强,还分什么?”
何言超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傅奇和石慧沉默了许久,大堂內只剩空调和火锅的声音。
傅奇长长地地呼出一口气,“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是合作之事,无论是《少林寺》项目,还是左派整合,都不是我夫妻二人可以做主的。”
“明白,等你们好消息。”
……
会面结束,傅奇、石慧上车返回长城宿舍。
傅奇感嘆:“枉我在这圈子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现在想来……都是坐井观天!”
石慧轻轻拍了拍傅奇的手背,温言劝慰道:“老傅,別这么说。人跟人,是不能比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在那个年代,带著我们走到今天。那是神童超,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天才。”
另一边,也有人发出了差不多的感嘆。
何氏药业研发中心,灯火通明。
青蒿素人工合成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激发了所有研究人员的斗志,也引起了大规模的討论。
一场小范围的成果通报会刚刚结束,走出会议室的屠悠悠团队成员就立刻切换了话题。
“太快了……这工业化合成的速度,简直匪夷所思!”大陆团队的林研究员对著身边的同事低声感嘆。
他们並未参与具体的合成工艺研发,只是被告知了最终成功的消息和初步测试结果。
“我们之前也在研究青蒿素的合成路径,深知其中艰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居然在这么短时间內,就打通了技术路径,实现量產?”
青蒿素是结构非常复杂的天然化合物,人工合成难度极高。歷史上,大陆科学家在83年首次合成出青蒿素,但效率极低,无法工业化量產。
“何先生投入的资源是顶级的,这毋庸置疑。设备、原料、人力……都向这个项目倾斜。但更关键的……是来自何先生技术指引。”
“如果说第一轮筛选就找到了正確方向是运气的话,之后的调整又怎么解释呢?我可听说了,何先生每次都能给出正確的调整方向。”
“这大概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吧。”旁边一位年纪稍轻的物理化学专家接口道:“这种差距,大到我们普通人根本无法想像和理解。”
“就像钱老。他当年在加州理工讲课,台下坐满了全美顶尖的精英学子。然而,能跟上钱老思路的寥寥无几。后来他回国,在科大给学生出了一道考题,直接把一群高材生给考晕了。境界不同,看到的风景和思考的方式,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周围同事纷纷露出深有同感的表情。
“何先生带我们去看钵兰街、九龙城寨,我起初还不理解。后来,何先生在燕京大学的发言上报,我才终於明白,他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没错。”林研究员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不仅在科研上,他对於社会的观察,也远比我们深刻得多。”
身为领队的屠悠悠总结道:“所以我们药理研究团队更要加把劲了。青蒿素的工业化生產是基础,但它的临床应用、耐药性研究、与其他药物的协同效应,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天才的头脑,就只能更加努力!”
另一名研究员道:“隔壁组针对青蒿素增敏特性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我们可不能被甩开。双氢青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验证,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结果,第二轮大规模实验的设计,要加紧了。”
青蒿素不仅能抗疟疾,其增敏效果可以与某些化疗药物联用。
与甲氨蝶呤等低价的化疗药联用时,能大幅降低有效化疗所需的剂量,从而显著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主攻对化疗敏感但毒性反应大的癌症,如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以及80年代高发且难治的肝癌。实现“低价、低毒抗癌”的目標。
这个特性也有高端运用,利用新兴的脂质体包裹技术,將青蒿素包裹进特製的脂质纳米颗粒中,利用epr效应,使药物能被动靶向富集於肿瘤部位。
这不仅能將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提升数倍乃至十倍,极大增强药效,更能显著降低药物在全身其他正常组织的分布,从而大大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这是青蒿素增敏抗癌的“高端路线”,有钱人的钱,更要赚。
而且何言超计划不光有对歷史的照抄,也有创新。他的计划是——基於青蒿素核心结构,合成一系列新型衍生物。
再利用他搭建的超时代平台,进行高通量筛选,寻找抗疟活性更高、水溶性更好,或对特定癌细胞抑制性更强的青蒿素衍生物,甚至是靶向药物。
总而言之,青蒿素是个宝贝,绝非抗疟疾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