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直流伺服电机(第1页)
“製造方案生成完成:採用永磁直流电机结构,定子使用铁氧体永磁材料,转子绕组採用高强度漆包线。”
“关键技术在於转速反馈系统,建议使用光电编码器实现闭环控制。预计加工周期一个月,成本控制在单台25元以內。”
李明华蹲在工作檯旁边,手里拿著一块磁钢材料。
黑色的铁氧体在灯光下泛著金属光泽,表面经过精密研磨,平整如镜。
这种材料虽然没有进口釹铁硼磁钢性能好,但在1979年的技术条件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林厂长,这种磁钢的磁力够不够?”
李明华用手感受著磁钢的吸力。
林涛走到近前,拿起另一块磁钢放在李明华手中那块的旁边。
两块磁钢瞬间相互吸引,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磁力虽然比不上进口產品,但用於小功率伺服电机应该够用。
张卫东站在车床旁边,正在加工电机轴承座。
老式的c618车床在他手中稳定运转著,锋利的车刀在黄铜毛坯上切削出精密的轮廓。
金属切屑呈螺旋状飞溅著,在空气中划出银色的弧线。
李明华蹲在工作檯旁,手里拿著一叠薄如纸片的硅钢片。
这些材料是从废旧变压器上拆下来的,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材料,但经过重新处理后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
每一片硅钢片都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层和杂质。
“林厂长,这些硅钢片的厚度不太均匀。”
李明华举起一片钢片对著灯光观察。
“有的地方厚0。5毫米,有的地方只有0。3毫米。”
张卫东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千分尺,开始逐片测量硅钢片的厚度。
在那个年代,精密测量工具极其珍贵,这把千分尺还是厂里唯一的一把。
“咱们先把厚度相近的分一组。”
张卫东將测量好的硅钢片分门別类摆放。
“电机定子要求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否则磁场就不均匀了。”
王师傅站在车床前,手里拿著一根直径20毫米的圆钢。
这將被加工成电机的转子轴,要求精度极高。
老式的车床发出低沉的轰鸣声,金属切削的火在昏暗的车间里闪烁著。
“这活真不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