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录像机滯销(第2页)
“林涛,我刚刚收到市场反馈,用户对我们的產品质量很满意,但是—””
她看了看桌上的销售报表,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但是买的人太少了。”
林涛替她说完了后半句话。
秦思源点了点头,在林涛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去市场调研了一圈,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录像带,大部分都是走水路过来的,价格贵得离谱。
秦思源將手中的技术报告放在桌上,目光在林涛和王红林之间扫过。
“我调研时发现,香港那边的录像带种类很多,从好莱坞大片到港產片应有尽有,如果我们能从那边进口一批录像带到內地来卖,说不定能带动录像机的销量。”
王红林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思源,你想得太简单了,一盒正版的《星球大战》录像带,在香港要卖一百五十港幣,折合人民幣差不多一百八十块,就算我们能拿到批发价,运到內地再加上各种费用,一盒怎么也得两百块钱。”
他著手指给秦思源算帐。
“现在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四、五十块,谁会三个月的工资去买一盒录像带?
买得起录像机的人,不见得捨得这么多钱买录像带。”
秦思源的脸色也暗淡下来。
她在技术方面是专家,但在市场经济方面確实考虑得不够周全。
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只有墙上掛钟的滴答声在房间里迴响。
林涛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著。
他的眼神看向窗外,院子里几个工人正在搬运刚刚生產出来的录像机纸箱,动作熟练而有序。
“红星,分析录像带租赁市场的可行性。”
“数据分析中。目標群体:有一定经济基础但不愿高价购买录像带的用户。市场空白度:百分之九十八。盈利模式:以租代售,降低用户使用成本。风险评估:政策风险较低,技术门槛低,初期投资可控。综合评价:高度可行。”
林涛忽然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目光重新聚焦在办公室里。
“咱们不卖录像带。”
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王红林和秦思源都愣住了,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
林涛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咱们出租录像带。”
他在黑板上写下“租赁”两个字,字体工整有力。
“一盒录像带如果卖两百块,確实没几个人买得起,但假如租一次只要五块钱,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红林的眼晴瞬间亮了起来,他从椅子上跳起来。
“对啊!五块钱看一部电影,比电影院的票价还便宜!而且在家里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秦思源也明白过来,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一盒录像带如果租四十次,就能收回成本,后面的可都是纯利润。”
林涛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们在各个城市开录像带租赁店,顾客交押金办会员卡,然后就可以租录像带回家看。看完了再还回来,换下一部。”
王红林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步。
“这个主意太好了!咱们不光能解决录像带的问题,还能直接带动录像机的销量,有了租赁店,人们就知道录像机是干什么用的了。”
秦思源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快速按动看按键。
“按照一个城市开三家租赁店计算,每家店投入五万元的录像带,就能覆盖大部分的热门影片,如果每天每家店能租出去五十盒录像带,一天的营业额就是两百五十元。”
林涛点了点头,在黑板上写下了更详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