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宋的货幣有点咸(第1页)
在宋朝,日本的船舶水平是不行的,他们的贸易路径也总是选择明州市舶司。
要是到杭州来,一不小心就要下去在钱塘江和伍子胥作伴了。
而宋朝的海上贸易之发达,市舶司开的也多,就是没有明朝那么多白银流入。
但明朝的时候,倒是来了白银,但是流通比宋朝还差,加上很多因素的加持,这结果自然也不怎么样。
量不够大,还是因为没有主动输出,如果和日本的平安京朝廷建立联繫,直接输出的话,还更方便收割日本的金银。
而且日本那地方,表层的贵金属矿实际上就很多,只是因为条件限制,矿床方面是很难发现的。
这对现代人来说就不是问题,他们几乎知道日本所有的金银铜矿的位置,只要有专业人员在矿脉所在地区勘察,最后给找出来,隨后进行开採,以后宋朝和日本贸易中,日本一方最重要的货源,这样就不缺了。
蔡京虽然现在想要金本位,但是朝廷的贵金属储备实在是不够。
“蔡公,你若想要金本位,也要先有黄金。就是换成银本位也是一样的。不如先改个办法,我想粮食应该也是不行的。”
“小子又有什么招?”
蔡京知道,这小子说话一般也不会给人啥惊喜,就是毫无感情的给他的目標客户进行分析。
自己虽然没有去借款,但他是奔著做自己的工作,要做官家的生意。
而且还是投其所好的那种,官家喜欢水墨丹青,奇石珍玩,金银珠宝倒是其次的。
还有,就是祥瑞现世,尤其是获得古代器物,珍禽异兽这块,大概也就把长颈鹿和霍加狓这种长颈鹿科的,送来当麒麟给赵官家展出,才能够引起旁人的注意。
但铭文,是重磅炸弹。
黎风想要的,还是最后的大生意。
可是这个大生意,也要有介入的手段,而且货幣这块,也是个大问题。
“蔡公,不如以盐为本,发行货幣,还能够改革盐务。”
在古代什么最容易来钱,利润最高,国家管理,私人想要搞起来,那就是杀头的罪名?
也就是盐业,而且杭州两边就有一堆盐场,晒盐事业一直都很红火。
在內陆地区,也有池盐和井盐,宋朝本身的盐业在古代就很发达。
但需求也在那里摆著,江淮之地,一年產盐也要上千吨,北宋的高峰期超过3300吨,也可以见到需求量有多大。
有了一千吨盐,放在开封府外面,实际上也是能够建立市场信心的。
既然官家都有了盐,別管借款买来的,还是存储在这里的,也是一种信心的保证,加上镀铜货幣难以仿造,也能够让货幣推开。
甚至把过去的劣钱回收,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说起来,黎风还注意到了,北宋末年这个大米的价格,在没有古古米和缺德的日本农协的情况下,还一直在走高。
粮本位的制度,还要赶上灾年还要放粮,到时候也是问题。
毕竟按照中国传统,也很少有不賑灾的官府,只会有囤积居奇的奸商和恶吏,还有数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比例有一定的昏官和贪赃枉法之辈。
盐的情况就要好的多,需求稳定,又不是一口口往嘴里炫的,虽然日常都需要用到,价值很高,但是还不至於滥发。
现在这50文的盐价,也算是比较稳定的。
盐法当中的新法,对盐引进行改制,本来就是蔡京用过的手段。
但是要考虑到他那个办法,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甚至有不少商人被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