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第2页)
当真是凑巧吗?
宁安寺中留宿的香客虽然不多,但东苑的两排屋舍中,却也有近一半的屋舍是亮灯住了人的。晋王中箭受伤,需要找个地方避雨修整,大可以找那些无人的空房,何故冒险闯入亮灯有人的房间,徒增被人发现的风险,除非……
温热的清水没过掌心,传来一阵温热,沈青黎看着水中缓缓化开的缕缕血丝,将心中疑问问出:“小女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三殿下一二。”
话落,未及对方同意或是否定,沈青黎只低头注视着盆中血水,继续道:“寺中屋舍众多,敢问三殿下,为何选了这间屋舍,翻窗而入?”
雨势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珠拍在窗棂上噼啪作响,房中静了一瞬,将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声衬得更加响彻。
几息之后,就在沈青黎以为对方不答的时候,只听身后之人不急不缓地道了个“伞”字。
沈青黎回身,看向坐在圆桌旁的男子侧影。
“姑娘门外檐下收起的那柄伞,我一眼识出柄上系着的碧色流苏,加之屋外那名身手不凡的护卫,”萧赫边说边将外衫披上,继续道,“我由此判断,房中之人,当是旧识。”
原是如此。
看来那柄伞并非寻常普通,而是对方惯用,否则怎会一眼识得。
但“旧识”二字自萧赫口中说出,多少还是令沈青黎有些意外。
若从前世算起,二人自然算是旧识。但若从今生算起,两人仅有一面之缘,萧赫能如此信她,倒是令她有些意外。
见对方对自己并无敌意,甚至以“旧识”相称,沈青黎亦将心中防备放低,问询的胆子亦大了一些:“青黎还有一事想问三殿下。”
“今日午后,藏身树后之人,可是殿下?”
“来人是你?”萧赫似笑非笑地勾了下嘴角,虽未正面回答,但如此反问一句,倒比直接给出回答来得还要确切。
沈青黎点头,此问若是在午后,她怕还模棱两可,如今见到受伤流血的萧赫就坐在自己面前,心中自是早有了确切答案,之所以多此一举,是想引出接下的话。
稍有犹豫,沈青黎在心中斟酌着字句,而后她将心中最大困惑问了出口:“三殿下那时便已受伤流血,为何不趁早包扎止血,又或及时离开寻求援助,而是一直耽搁至此……”
沈青黎说着顿了一顿,随即深吸了口气,大胆道:“除非有迫在眉睫、十分紧要之事。”
房中倏地静了一瞬,只余雨点拍窗的淅沥声响彻周遭,不知何处钻进的冷风,将墙角烛火吹得疏忽一晃。
萧赫抬眼,看向对方的目光渐渐由平静无波转为考量探究,甚至带了几分冷肃和凌厉。
沈青黎被那目光看得背脊发凉,只倏然将视线移开,而后屈膝道:“小女逾越了,三殿下不必再答。”
话落,又转身走到架了温水的铜架旁,将染血双手慢慢洗净。血丝在水中缓缓散开,沈青黎噗通直跳地心,方慢慢平静下来。她知道方才一问有所逾越,但若想弄清石毅今日出现在此的缘由,只能有此一问。从萧赫反应来看,今日确有要事发生。
双手洗净,沈青黎用帕巾将手中水渍拭干,而后走回圆桌旁,将桌上东西一件件收拾妥当。
萧赫仍端坐在圆桌旁,被雨淋湿的外衫披在身上,却因右肩上的伤口而未完全合拢。目光中的凌厉之色稍减,却未移开,只继续落在一桌之隔的少女侧影上。
墨发长长披散,腰肢盈盈一握,精致柔和的五官在昏黄烛灯照映下,显出几分娴静和柔美。和第一次见面时的感觉相似,怎么看都是个盈盈纤弱的女子。
今日他追寻线索至此,意外中箭负伤,他并非不能全身而退,而是追查的线索终于浮出水面,他不想中途废止,无功而返。
这间看似不起眼的寺庙中,必有蹊跷。如今已然打草惊蛇,若不能立即追查到有用线索,待对方毁灭证据之后,便都徒劳无功了。
故他才会在负伤之时,仍然选择留下。情急之时,他看见屋外靠墙斜放的纸伞,伞柄上的流苏格外熟眼,正是他在春日宴上留给沈家女的那把。再观房外两名身手上乘的守卫,由此推断,房中之人当就是她。
他冒险一试,原只想暂避一时,却不料,眼前这位沈家女不仅遇事不慌不乱,应对有策,竟还能帮自己处理包扎好伤口,着实令他有几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