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页)
一时之间,长孙无忌沉默了。
他想到了之前的那件事情,当时也引起了朝堂内外一片震动。
大唐储君差点被当今陛下打死。
这件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而且议论纷纷。
当然,长孙无忌知道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着扩散。
不管怎样,这件事让当今陛下名声受损。
他也能够感觉到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态度一直不闻不问,很是疏远,有意淡化太子的存在和影响力。
相反,李世民对待卫王李泰的态度,让朝中许多人似乎看到了什么苗头。
譬如,让原先的陆德明和孔颖达成了卫王李泰的先生,还给武德殿配置了不少属臣,可是东宫呢?似乎被陛下遗忘了。
除了储君名分,李世民能给卫王李泰的都给了。
只是,朝臣们起初都以为李世民有废储之心,可是,过了这么久,却迟迟不见李世民行动,这让许多大臣有些看不懂李世民了。
但长孙无忌明白为何如此。
对李世民的了解,他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他知道,李世民为何不废除李承乾太子而让卫王当,是考虑到了这件事的影响太大,尤其是对大唐的后继之君的影响,还有,太子李承乾没有犯下什么大错。
李世民心中肯定是想要废储的,长孙无忌可以确定,因为每次他会被李世民单独召见,商谈政事后,都会感慨一句“卫王至孝,太子无德”,废储之心,昭然若揭。
除了这些,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也考虑到了他的妹妹长孙无垢。
他的妹妹是皇后,之前因为李世民惩罚李承乾太过,与陛下闹出了矛盾,没过多久,宫内就传出帝后不和,引起朝中内外有些震荡。
为了平息此事,李世民选择夜宿立政殿多日,让这传出去的流言不攻自破。
长孙无忌猜测,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妹妹为太子李承乾说了不少话,而李世民在某些方面让步了。
收起复杂的思绪,长孙无忌立即开口道:“太子,此次前来,微臣是奉了陛下的命令。”
李承乾的冷漠依旧。
长孙无忌见此,心中叹息不已。
“陛下让微臣前来告知太子殿下,今后三年内,太子须在东宫内好好读书,尤其是要学会礼还有孝的道理,而且,陛下已经为您挑选了一位先生。此人,是尚书左丞魏徵。”长孙无忌说到此处,打量着李承乾,发现他的神色没有一点变化时,表情有些凝重。
看太子这神色,莫非已经自我放弃了?
“此外,三年内,太子殿下。。。。。。不许过问朝中政事,如有违背,绝不轻饶。”
李承乾忽地冷笑道:“还有吗?”
长孙无忌心中为李承乾有些惋惜,说:“没了。。。。。。高明,作为舅舅,我送你一句话,事情还没到最后那一刻,那么,就还有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见李承乾不为所动,长孙无忌目露失望。
他心想:所以,未来长孙家族要进一步的希望在卫王那里?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就要趁早安排了。
他可是记得,早在两个月前,房玄龄已经将他的儿子房遗爱送到了武德殿做一名属官了。
为了长孙家族,他必须开始做决断了。
如果再晚一些,恐怕卫王那边没什么重要的位置了。
唉,高明,不要怪我。
长孙家族的利益高于其他。
长孙无忌向李承乾微微拱手,匆匆离去。
当他路过武德殿时,看到武德殿的空前盛况,他不由地多看了几眼,然后心中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太子不堪,长孙家族就选择卫王了。
不过,为了稳一手,必须还要做一些其他安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