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试探(第2页)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等著王宏卫点评或者给出標准答案。
这时,王宏卫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陈最身上。
“陈最。”他直接点名,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你来说说。”
李易在底下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陈最,眼神示意:看你的了!
陈最早有预感,神色如常地站起身。
他清了清嗓子。
“王老师,我觉得《英雄》的核心,其实不在刺秦是否成功,也不仅仅在天下这个宏大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关於认知和说服的寓言。”
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带著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这话一出,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风颳过的声音。
连王宏卫微微挑了下眉,身体稍微前倾。
“电影用了三段式结构,无名给秦王讲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故事。”陈最继续解释,“第一个版本,是飞雪残剑因妒生恨自相残杀,这是无名最初用来迷惑秦王的假象,充满了个人恩怨和背叛,色彩浓烈混乱。秦王不信。”
“第二个版本,是飞雪残剑为刺秦大业牺牲小我,演绎出崇高的悲情,色彩变得庄重、悲壮。秦王被触动,但依旧存疑。”
“直到第三个版本,无名讲述了残剑悟出的【天下】二字,以及他最终放弃刺秦的真相。这个版本最朴素,色彩也归於纯粹的黑白。秦王信了。”
陈最顿了顿,目光扫过听得专注的同学们:“秦王为什么最终相信了第三个版本?因为前两个故事,无论多么精彩激烈,本质上还是基於刺客的立场逻辑。只有第三个版本,真正触及並理解了秦王的立场。那个扫六合、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的宏大愿景。无名用秦王自己的逻辑,说服了秦王。所以,秦王最后对无名说【寡人悟到了】,他悟到的不仅仅是剑法的境界,更是对手下刺客心態立场的真正理解。这种理解,超越了简单的杀与不杀,是基於更高层次的认知统一。”
他最后总结道:“所以,《英雄》真正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展现了思想层面说服的艰难与力量。它剥离了简单的忠奸善恶,呈现了不同立场下理念的碰撞与最终可能的交融。视觉上的色彩盛宴,最终是为这个核心服务的。”
陈最说完,教室里一片寂静。
几秒钟后,才响起几声恍然大悟般的惊嘆,紧接著,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靠……还能这么想?”
“有道理啊!这么一说,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王宏卫看著陈最,眼神越来越亮,脸上那点惯常的调侃彻底消失,只剩下纯粹的欣赏。
他用力地点点头,开口讚许:“好!说得非常好!角度新颖,剖析深刻!抓住了影片真正的內核!”
他抬手示意陈最坐下:“陈最同学这个解读,跳出了表面的打打杀杀,还有简单的牺牲论,看到了思想博弈的层面,看到了不同立场认知的碰撞。这才是导演藏在华丽画面宏大敘事下的深意!大家要学著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电影,理解人物!”
他又结合陈最的观点做了更深入的总结引申,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王宏卫合上讲义,目光再次精准地投向刚收拾好东西的陈最,“陈最,你跟我出来一下。”
同学们纷纷起身,对陈最投去或羡慕或佩服的目光。
李易凑过来小声嘀咕:“行啊老陈,老王这是要给你开小灶了?”
张博也笑著冲他竖了下大拇指。
大家都觉得是因为陈最刚才精彩的课堂回答,王老师想单独指点几句,没人往別处想。
陈最心里却明镜似的。
他应了一声“好的王老师”,把背包甩到肩上,从容地穿过收拾东西的同学,跟著王宏卫走出教室。
走廊里冷颼颼的。
王宏卫没往教师办公室走,反而带著陈最拐进了旁边一个堆放旧桌椅,平时很少人来的小杂物间。
这里相对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