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江默存倒是知道新浪博客。

同行的徐菁蕾,未来当了的导演韩涵都靠著这个平台聚拢了大量的粉丝。

不过他前世倒是没怎么碰过这个產品,直到新浪微博推出以后才入驻。

眼下这个平台刚刚推出,如果能够凭藉先发优势聚拢一大批粉丝,对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童坚以为江默存有疑虑,介绍道:“就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日誌,不需要自己租借伺服器,也完全免费。

“如果你的日誌足够有趣的话,可以帮你吸引到不少的戏迷。

“如果你不会操作的话,我可以帮你註册一个。”

作为开发人员,童坚显然对自己的產品十分自信。

江默存对“戏迷”这个略显古典的称呼微微一愣,隨即说道:“谢谢,我自己来吧。”

一通操作,很快帐號就註册好了。

隨即,他便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日誌。

“最近在拍摄#亮剑#,由於我不擅长武戏,所以费了@李润诚老师和@张咣北老师很多时间,感谢两位老师的指导。”

江默存编辑完毕,点击发布。

童坚看著江默存的日誌,不免有些疑惑:“你这又是井號又是at符號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別的含义吗?”

江默存无奈挠了挠头。

他是微博写惯了,顺手就把这些符號给打上去了。

他说道:“我觉得有这些符號会方便一点。”

“怎么说?”童坚来了兴趣。

江默存解释道:“这个不同的话题可以用井號標记起来,如果有话题页面的话,可以看到所有使用了这个话题的日誌;而at符號可以用来標记用户,当日誌中@了对方的时候,对方可以收到通知。”

童坚越听眼睛越大,心中已经翻起了巨浪。

简简单单一段话,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產品形態!

“#”组织话题;“@”標记用户……

日誌不单单只是文字了,而是具有病毒一般的传播效果!

童坚问道:“你这想法从哪儿来的?”

江默存挠了挠头答道:“自个儿想的。”

对“#”“@”的使用,最早是在蓝色小鸟上出现的。

现在是05年,確实没有先例可循。

既然没有先例可循,那可不就是我自己个儿想的嘛。

“江默存,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童坚兴奋的爆了粗口,合上thinkpad,装进电脑包里直接夺门离开。

江默存追在后头,举著十一张百元大钞说道:“房东,房租!”

童坚声音在楼道里迴响:“我给你免了!”

江默存收起钱。

“合著是白回来一趟了。”

不过也好,反正有了博客,日后也要电脑,刚好去中关村买一台。

下楼,正准备打车去中关村,忽然间想起了什么,给杨蜜发了条简讯:“你没事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