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炒作(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在这里註册过好几个专利,都是机械传动方面的,所以比较熟。”戴遂堂道。

原来如此。

在陈武监督之下,戴遂堂以陈国公的名义,註册了明轮蒸汽船的专利。

接著,又去上海县衙门,將专利收益三七分成的契约书,交了印税,用了官印。陈武將这契约书带著,之后要交给陈国公用印。

接下来几天,陈武便与戴遂堂一起,忙著成立船运公司的事情。过程中,又请了姚富辉来一起创业。

虽然这船运公司,以后会用蒸汽船,可姚富辉毕竟跑惯长江船运,长江上下人脉广泛,经验丰富,这样的人值得一请。

那所谓的免费加入,当然是玩笑话,戴遂堂看在之前姚富辉救过自己的份上,愿意从自己那四成股份里,让出半成份额,给姚富辉投资。

姚富辉一听,欣然同意,表示要卖了船只来合股。

最终约定,总股本作价三万银元,陈国公出一万六千五百银元,获得五成五股份,成为大股东,陈武和姚富辉各出一千五百银元,各持半成股份,戴遂堂则以技术入股,获得剩下三成半的股份,按比例获得分红。

如此,船运公司的架子,算是慢慢搭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要找船厂定製新船,大展拳脚了。

戴遂堂毕竟是资深工程师,购买蒸汽机的路子很广,早就看中了好几台蒸汽机。只需要定製好船壳安装便可,快的话三个月后就可下水。

这几个月,也可以用那艘实验船拉货,打响名声。

只是这时,陈武却有了个建议。

“我觉得可以这样!”陈武提议,“我们这个公司,想一炮而红,最好搞些噱头。”

“怎么说?”戴遂堂问道。

“你们之前那个比赛就不错!但是私下比赛,不够轰动。”陈武道,“你那个船,能续航多久?”

“我这是个实验船,比较小,不好说,至少八个时辰没问题。”戴遂堂估算了一下。

“那也没问题,我们可以在中途码头提前准备补给。”陈武见过太多后世炒作法子,当即拿出来一个,道,“不如我们在报纸上悬赏一个比赛,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而上,到金陵为止。谁能比我们跑得快,我们给他奖金。”

“好主意!”姚富辉道,“如此肯定有好事者参与。为了万无一失,我会主动参与此事,与戴兄再比个高低。”

姚富辉笑得非常狡猾。

陈武刮目相看,这人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主动来当托,实在是个炒作好手。

“就这么定了,明日我们就去报馆登报。”

五天后,陈武精心策划的炒作比赛直接打响。

为了確保万无一失,戴遂堂亲自坐镇,准备好了零件和维修工具,姚富辉也一马当先,要来比试,引得一群船东过来跟风。

如此新鲜之事,黄浦江边,站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其中更是不乏记者名流,甚至有位记者受邀上船,要一路跟船去金陵。

数日之后,不出陈武所料,等蒸汽船从金陵带来一只盐水鸭后,新成立的招商轮船公司,一下轰动整个松江府。

“咳咳——”戴遂堂夸得陈武直起鸡皮疙瘩,连连咳嗽,“戴兄,戴兄,我们先去註册专利吧!”

戴遂堂连忙点头,和陈武一起,坐上马车,直奔专利局。

大顺的专利,如无特殊情况,都是二十年,而且为了维持专利,每年还要缴纳一笔费用,但是不多,也可一次性缴清。

专利註册非常顺利,似乎这里的人,都认识戴遂堂一样。

“我在这里註册过好几个专利,都是机械传动方面的,所以比较熟。”戴遂堂道。

原来如此。

在陈武监督之下,戴遂堂以陈国公的名义,註册了明轮蒸汽船的专利。

接著,又去上海县衙门,將专利收益三七分成的契约书,交了印税,用了官印。陈武將这契约书带著,之后要交给陈国公用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