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子(第2页)
“唉——”水子逸嘆气,“说来说去,就一件事。”
“天理学派,和他们支持的太子,捅了个天大的篓子,朝堂上地动山摇。此时此刻,太子和天理学派,为了给自己壮声势,反而不能示弱,如疯狗一般,见谁都要撕咬。”
“我担心,乔维盛之死另有隱情,乃是太子一方杀鸡儆猴,敲打近来上躥下跳的格致学派。”
“今日確认不是阁下杀的人,看来我猜的,八九不离十。”
………………
“说来说去,就一件事!”验尸事毕,其余人等离开,牵星剑语气愈发不耐,“你们太子府这时候要稳住局面,选了以攻代守。乔维盛虽有钱,可他岳父刚死,有些孤立无援,看起来最好拿捏,正適合杀鸡儆猴。”
站在乔维盛棺材前,太子府舍人杨遇春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冤屈:“过先生要把黑锅扣给我们?”
“昨天晚上,你蒙面潜入这里,与我打了照面,不要以为瞒得过我!还有那个莫名冒出来救走你的通玄高手,不要说你不知道!”过旭初逼问不停。
杨遇春张口结舌:“这……那位確实是我请的。”
“我本想请那位出手牵制一下您,我好去检查一番乔维盛是否真死了。”说著,杨遇春苦笑了一下,“却不想,您盛名之下无虚士,我们一个通玄一个凝神,联起手都为您所败,甚至没能进来一观便败退出去。”
“你当真没再派其他人?”
“没有!仓促间,哪有那么多高手?”
杨遇春说得斩钉截铁,过旭初都有些犹豫了:“不是你们……还能是谁?”
………………
“这么看,必然和太子府脱不了干係。”陈武点头,“只是,太子到底干了什么蠢事?”
“蠢事都是蠢人自作聪明!”水子逸不屑道,“鄂省之民,见苏松桑之利,便有改粮为,兴办纺织之事。”
“太子施政於鄂省,见有利可图,便鼓励民间逐利兴。加之苏松乃格致学派大本营,鄂省改粮为,与苏松爭利,也可打击格致学派。”
这特么不是《大明王朝1566》里改稻为桑的大顺版嘛!陈武越听越熟悉。
而且陈武知道,电视剧里大明官府为赚钱逼迫民间改稻为桑,但现实完全不一样。歷来因为经济作物更赚钱,都是民间自发改稻为桑,不需要官府逼迫,反而官府为了粮食安全,会出台政策抑制改稻为桑。
没想到这个太子要钱不要命,竟还鼓励改稻为。
对这个头铁太子,陈武一脸钦佩,阴阳道:“太子果然圣质如初。”
“哈哈哈,阁下这嘴也不饶人!”水子逸笑道,“太子哪里知道,苏松大兴纺没出大乱子,乃是有天竺之,日本、南洋之米,辽东之豆麦做支撑。海船往来,依靠季风洋流,虽千万里,仍比逆长江而上成本低廉。”
“鄂省短短两年,大兴改粮为,无人种稻,粮食便不足。去年碰上长江大水,汉水发洪,稻米又减產,到了年底,米价腾贵,奸商囤积居奇,饥民掠夺府库,太子不得已,下『米禁之制,粒米不得出鄂,又急调川省之粮入鄂。即便如此,也搞得鄂省民怨沸腾。”
“这几个月来,格致学派趁势攻击太子,太子和天理学派也针锋相对,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若是个小错,太子还能退上一步,以显示自己知错能改。可这么大的错,他反而一步都不能退了。”
“怪不得!可惜了鄂省百姓,被这鬼太子折腾得够呛。”陈武一点也不同情这个拍脑袋太子,只觉得他活该。
“阁下真是得了用九学派三昧,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凝神。”听到陈武对太子毫不客气,水子逸道,“阁下可还有其他疑惑?”
“没有了。”装凝神高手还真挺累的,陈武只想早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