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5页)
“祖母请的教养麽麽何时会过来?今天我要和她学些什么?”杨婉极为好奇的询问程氏,她确实想多学些东西,自然也想知道自己首先该学的又是什么。
“今儿先学礼,古往今来都讲究一个礼不可废,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更讲究礼仪了,婉婉你虽已经嫁人,可为了儿女日后能有出息,这些当学还是得学。”
“都听祖母的,我定然好好和麽麽学。”杨婉认真的向程氏保证。
虽说杨婉是在村子里长大,日后也会久居在村子里,可她还是想让儿女日后能更有出息,不说得有多大的出息,可也不能留在村里种一辈子的田地。
“嗯,等日后婉婉和大勇有了孩子,不拘男女都可以让你伯父伯母帮忙教养,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至少也得有一门能够精通才行。”
孔氏和杨言枫之妻孙氏,这婆媳俩皆是才女,不止文采出众还各有擅长的东西,当年杨承家和杨言枫能被她们看中,也是他们自身才学过人亲事才能成的。
不管杨婉和刘大勇是何身份,他们生下的子女程氏可不想让他们在乡下就这么蹉跎一生。
“那样会不会太过麻烦伯父伯母?”杨婉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能有人教导自己的子女杨婉自然是愿意的,可她也担心会太过麻烦其他人。当年她跟着杨家人住,每天做不少活计,还整天被杨家人各种挑刺。
虽说杨婉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寄住在其他人家,可程氏所说都是为她没见影的儿女做打算,她自然不好说出反驳的话。
“都是一家人哪里会麻烦,便是你伯父伯母不愿意,我这把老骨头也是能教的。”说起这个时程氏极为硬气。
当年杨承家能这般有出息,还不是程氏在他小时候便开始悉心教导,她当年尚在闺中时,也是跟着女夫子学了不少东西的。
“好,那以后我和大勇有了孩子就拜托伯父伯母帮忙教导,他们若是不愿的话,就劳烦祖母教导一二了。”杨婉顺着程氏的意说道。
闲聊间程府那边将请到的教养麽麽送了过来,那麽麽姓李,到如今已经四十有二的年纪,一直在太后跟前伺候,去年因太后体恤她年纪渐长,才放出的宫门。
从去年快年底出宫到如今已快有半年,这半年有不少世家想请李麽麽回府做教养麽麽,只李麽麽一直在观望没有松口。
昨日程氏听程誉说起请到李麽麽教杨婉规矩时还有些不敢置信,她还问了程誉是否有向李麽麽说明杨婉的情况,她可不想李麽麽因为杨婉是从乡下来的便看不起杨婉。
只程氏却不知道他们能请到李麽麽来,完全是因为刘大勇的缘故,他在得知程氏的想法后,便去找了齐子赫一趟,让齐子赫帮忙找个好点的麽麽,他也不想杨婉学规矩时受苦。
进来后李麽麽便先向程氏和杨婉见了礼,她虽是从宫里被放出来的,却没有半点瞧不起程氏和杨婉的意思。虽说如今的程氏和杨婉也不过是普通的妇人,可能请到她来教规矩,就证明了她们的不简单之处。
“妾身李氏见过老夫人,见过夫人。”
“快快请起。”在李麽麽屈膝行礼时,程氏忙起身将人给扶住,她一介白身岂可受李麽麽的礼,“这位便是李麽麽了吧,日后我家孙女就有劳李麽麽帮忙教导一二了。”
“都是妾身应当的。”
一旁的杨婉虽没说话,却一直在观察李麽麽和程氏的一言一行,她发现李麽麽看起来不过三十岁的样子,可一言一行却极为有规矩,适才走进来时步子迈的都是一样的宽,走起路来有种她说不出来的意味在。
“今儿时间也已经不早了,待用过午饭后再劳烦李麽麽教导婉婉吧。她今儿还得出一趟门,请李麽麽陪同她一道前去,正好也能教教婉婉有关送礼的学问。”
程氏极会把握机会,既然已经将李麽麽请了过来,自然得让李麽麽好好教导杨婉,该敬着李麽麽的时候她们自然也会敬着,可该用到的时候还是得用才行。
“是,妾身领命。”
这李麽麽很是知情识趣,程氏发话让她在饭后陪同杨婉出门开始教,在用午饭时她便由着程氏他们闲聊,并没有多说半句这里不该那里不该的话。
午间杨婉和刘大勇回了自己的院子休息,回了卧房杨婉才将程氏给的木盒打开,将里面的那一小叠银票给拿了出来。最上面的五张是一百两银票,底下则连着有九张五百两的银票,剩下的十张则都是千两的银票,这么一小叠银票加起来就有一万五千两。
看着这些银票,杨婉一时间都惊讶的说不出话。当初刘大勇交给她五千两银票时,她还觉得自己发大财了一辈子都用不完这么多的银子,可没想到那五千两和如今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祖母给这般多的银票,我该收吗?”杨婉犹豫着向刘大勇问道。
“祖母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这些银子在祖母他们这样世家出身的人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你也无需觉得不自在,我本来也打算等你生辰时给你一大笔银子的。”
这是刘大勇年后便有的打算,等杨婉生辰他就将一切向杨婉和盘托出,也打算将自己大部分的银票都交给杨婉掌管。只杨婉也必须得做到将他的身份保密才成,毕竟事关他们一大家子的安危。
此次进京除了是为战王的婚礼,也是刘大勇打算进宫面圣,想帮杨婉请封诰命,至于封诰命的圣旨自然最好是在杨婉生辰那日他坦白后再给杨婉。
“那我就先收下了。”杨婉决定按照刘大勇的意思收下银票,要是真把银票还回去的话,杨婉也担心会伤到程氏的心。
等杨婉午间休息过后一道坐上马车,李麽麽才开始教起杨婉来。
“敢问夫人是要送何人礼?又是送何种礼?”李麽麽细致的询问道。
“给我的好姐妹送添妆礼,她是宣平侯府嫡出的姑娘,据说是要与战王成亲。”至于战王到底是个多大的王杨婉并不知道。
“那夫人成亲时,侯府的姑娘可有送添妆?”李麽麽想着难怪会将她指派过来教导杨婉,原是杨婉和未来的战王妃有交情。
“她有送的,是个很是精致华美的金簪,上头还镶嵌了宝石。”
那金簪杨婉倒是未曾戴过,而是细心的用布料包了好几层后收在了木箱中。金簪是何价钱杨婉倒是不知道,可光是看着杨婉也知道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