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85(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就说孔氏和儿媳孙雪楠凑在一起时,就相处的和姐妹一般,婆媳俩什么都会聊。关于如何对待杨婉一事,也是婆媳俩商量过后决定的。

“你好好的和姑爷过日子,日后也要经常回家来看看,多陪陪你祖母。”见杨婉如此好相处,孔氏也忍不住多叮嘱了两句。

她还不知道程氏打定主意要和程誉一起去刘家村养老,只以为如今他们夫妻回京都了,程氏就该回家跟着他们颐养天年。

“好,正好我和大勇在京都时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大伯母要是不嫌弃的话,我们可就要经常过来叨扰了。”

得了杨婉的话,孔氏笑盈盈说道:“瞧你说的,咱们家的小姑奶奶愿意回家,欢迎都还来不及,怎会嫌弃。今儿和姑爷也别急着回去,在府上多住几日,正好陪陪我和你嫂嫂。”

“好。”杨婉答应下来,住在杨家每日里也能热闹些。

得了杨婉同意,孔氏就派了丫鬟领着她前往分给她和刘大勇住的院子认认地方,且让杨婉能休整下。因着是留他们夫妻俩一道住下,分给他们的院子就离程氏的院子比较近,也方便他们夫妻随时来陪着程氏。

杨家家风正,父子俩都没有妾室通房,家中女主子加上杨婉拢共也才四个,因此倒也不用让刘大勇避嫌不去和杨婉同住。

小夫妻感情好,他们也乐得刘大勇对杨婉好。

跟着婢女一路走到院子,只见这院子和江若竹之前在大沥县时的院子差不多,院子已经修整好了,还摆放了不少花草,才回来没多少天孔氏就将这么大个宅子收拾的这般好,可想而知她管家的功力。

一路走进正房,杨婉让婢女将今儿收到的东西放在桌上,等婢女们都出去后她才将木盒都装进木柜中,见木柜上还放了锁和钥匙,她从善如流将木柜锁上,钥匙则贴身收着。

同时也感叹孔氏想的周全,留她暂住还给准备了能收贵重物什的柜子。

本来收到这般多的银票杨婉就足够不放心了,要是没有稳妥的地方藏着,只怕等见到刘大勇她就会让他帮忙想办法藏银票。

她和刘大勇夫妻俩花销不大,这些银票到死都用不完,且刘大勇还有来钱的路子,这些银钱以后可都是留给孩子们的。

正想着事刘大勇推门而入,他和杨承家父子稍聊了会,他们就放他过来找杨婉了。

“婉婉在想什么这么入神?”见杨婉迷糊的样子,刘大勇关心道。

“今天祖母给大伯父和我爹分家了。”

即便是杨婉也知道其实程氏大可不用分家,因为杨河已经过世,留下的又只是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能补上一份嫁妆都已经是仁至义尽。

可偏偏程氏还是分家了,且本该拿大头的杨承家反而只分了少部分。虽说大部分家产还有程氏打理,可程氏也说了百年之后她手中剩下的资产都是要留给杨婉的。

她一下分走杨家这般多的资产,孔氏和孙雪楠没有丝毫意见不说,反而又另外给她补了嫁妆,还送了见面礼给她。本来杨婉因为要见她们心中还有忐忑,现在却感受到了来自至亲的温暖关怀。

“祖母分了六十万两银票并二十个铺子给我,大伯母也给我补了十万两银票。”说着杨婉起身将木柜上的锁打开,将装银票的箱子打开让刘大勇看。

在刘大勇看过后,杨婉将箱子复又收好,将木柜锁上,她看着刘大勇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我们是夫妻,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好在刘大勇看出她的迟疑,先开口安抚了她。

“本来我想着我们最好是只生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最为好,可如今我却又觉得多生两个也无妨,我想让其中一个孩子姓杨,这样也能给我爹这一支留个血脉。”

不拘是儿是女,端看哪个多就选哪个,总归等她死了后还能有人帮她给父母上香。

“对儿女我们也不能偏心,女儿的嫁妆不能少,剩下的则给儿子们平分。不过跟着姓杨的那个得多分些,毕竟是祖母留给爹的产业。”

有程氏分给她的资产打底,等她和刘大勇死前总归也能攒上百万两吧?就算他们有四个孩子,至少每个也能分得二十几万两,总归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大勇,我知道我的想法会让你为难,可”

还不等杨婉说完,刘大勇就打断了她,“我答应你,我们多生上几个,到时候过继个儿子给爹做孙儿,至于以后的家该怎么分,我都听你的。”

哪怕过继个孩子给杨家,孩子也是养在他跟前的,因此孩子姓刘还是姓杨,刘大勇还真不介意。就算杨婉不想生孩子刘大勇也不在乎,刘家不缺子嗣,总归不会断了传承。

“谢谢你大勇。”说着杨婉眼角含泪扑进刘大勇怀中,她很是感激老天爷能让她嫁给刘大勇这么个好夫婿。

从与刘大勇订婚起,她的日子就没有一日不好的。

“我们夫妻之间不用说谢。”刘大勇抱着杨婉好一通安慰。

刘大勇何尝又不感激能遇到杨婉呢。

京都的贵女他压根无法和他们相处,村子里的人见着他的样貌就害怕,偏只有杨婉在看到他时能平静自如,还愿意在他恶名远扬时答应嫁给他。

婚后夫妻鸾凤和鸣,这样的日子正是刘大勇一直想要有的。村里不少人见过刘大勇做家里的活计,汉子们都说他没出息,可刘大勇却丝毫不觉得。

妻子娶回来就该宠着的,若是将妻子娶回来吃苦受累,连家都顾不好还算什么大丈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