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新旧算法陈比(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朱高炽呲起了牙,怎么搞这么大的数字,算起来著实费力。

將题目记好之后,两人便开始计算。

古代是有乘法表的,算数水平也不低,而古代的乘法表,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得倒序,开篇便是九九,故而得名九九乘法。

甚至《九章算术》出现时期,已经有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到宋元朝时还发展出了列方程的普遍方法,先是出现了针对一个未知量求解的天元术,后来发展到最多可达四个未知量的高次方程组的列法与解法——四元术,即用天、地、人、物指示未知量解数。

只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中国古代的数算似乎发展到了瓶颈,加上大明並未和宋朝一样重视算筹,没有设立专门研究数算的太史局、算学,这类官学机构,中国数算系统的发展便降低许多。

而此时於琛要和朱高炽比较计算的效率,除了阿拉伯数字和计算方式更为简便之外,其他的就不差多少了。

但只是简便这一点,就已经是降维打击。

中国传统汉字书写起来,极为麻烦。

商朝时期,就有了一、二、三,这类汉字数字来记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人们用竹棍或木棒摆放来表示数字,比如纵式代表个、百、万位,横式代表十、千位。

到了汉朝,又用不同顏色的算筹表示正负数,到了唐朝,则是出现了壹、贰、叄这类大写汉字数字。

意义在於这类大写数字更为复杂,在官府的一些数据文书上面不易被篡改。

但之后人们多数还是用的一二三而並非壹贰叄,毕竟笔画要简单些。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出现了郭恆案,朱元璋为杜绝这一现象,强令要求所有数字都要用壹贰叄这类的大写。

这一措施一直延续到后世六百年后,在官方的票据文书上,依旧要使用大写数字汉字来確定官方和正统性质。

然而那只是將数字书写一遍,朱高炽则是要进行计算。

於琛出题万千相乘,光是书写复杂的大写汉字,就够朱胖胖喝一壶的。

更不要说將它们一个一个相乘起来,实在是麻烦。

甚至在古人的观念中,只有聪明之人才能学会数算之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朱胖胖终於將题目算了出来。

他一边將计算的纸张摊出来,一边说道:“结果是两万万两千七百九十万零四千二百二十二(227904222)。”

万万就是亿,此时人们將这同一单位的不同称谓混用,亿之后还有百亿、千亿、兆、京等等。

朱高炽说完,却发现於琛早就抱著胸在看他,显然他很早就已经算完了。

朱高炽瞪大了眼睛:“你何时算完的?”

“大概在你算到两千之数相乘的时候。”

朱高炽大为震惊,他与於琛计算的时间相比,竟差了四倍有余!

他转头向朱棣与道衍確认,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不可能,我不信!把你的结果拿来我看。”

朱高炽拿过於琛计算的纸张,却分不清上面写的数字,於琛便按顺序教了他一遍,只需確定结果是正確的即可。

朱高炽仔细的一一对照,竟半点无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