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先普及阿拉伯数字(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也许是於琛想岔了。

古代人只是身处於当时的时代,目光受到局限,但有能力的人同样不少。

或许他只用给出一个方向,便能一部分人走到正確的道路上。

先从哪里做起?於琛思考起来。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到哪都不怕。

可那些课程上的知识,於琛早就还给教他的老师了,即便是再看到那些知识,它们认识於琛,於琛却不一定能认识它们。

於琛一拍大腿。

对啊,他可以先倡导大明普及阿拉伯数字。

来到大明的这些时日,於琛有时在坊市会看到一些卖杂书的,话本、诗词歌赋、风景画作不一而足。

然而於琛却从未看到过阿拉伯数字的影子。

虽然於琛一直认为中国的歷史文化是世界上底蕴最深厚,最为优秀的。

可阿拉伯数字確实有其独到之处,设计简单,便於书写,其採用的十进位的计算方式也更为高效。

越是到了数位化时代,阿拉伯数字的重要性越是不可动摇!

“阿拉伯人不是已经来过中国了吗,怎么没能留下阿拉伯数字?”於琛有些纳闷。

事实上,阿拉伯人確实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带著阿拉伯数字来到了中国。

可当时中国传统的算筹和汉字数字系统已经成熟,再加上元朝当权者们的尿性,导致阿拉伯数字並未受到重视。

直到二十世纪,隨著《笔算数学》的推广,以及新文化等运动的影响,阿拉伯数字才逐渐被普及开来。

毕竟要普及阿拉伯数字,要耗费大量精力人力,以元朝高层连贪墨都贪不明白的尿性,又怎么可能会费心费力的普及阿拉伯数字?

加上古代信息的传输效率低,一些书籍信息往往都是孤本,一旦丟失或被损毁,便彻底失传绝跡。

此时於琛在大明看不见阿拉伯数字,也就不稀奇了。

故此如果於琛在此时將阿拉伯数字在大明推行,无疑能让大明的数算知识得到进步。

想到这里,於琛刚才的迷茫才消散了一些。

起码又有了短期內的目標。

这很像马斯洛需求中描述的,归属需求的偏差。

於琛在大明,找不到归属感。

他在大明没有亲人,没有师长,朋友……朱高炽勉强算一个。

朱高炽有时会跟他说两句心里话,可於琛心里的一些话说出来,这个时代却没人能懂。

仿佛他始终不被这个时代接纳。

而只有於琛暂时心中有了想要实现的目標之时,这份不被接纳的隔离之感会被削弱。

……

第二天。

一大早,於琛院子里来人了。

是青锁。

看著门外满面笑容,背著个包袱,身穿绿色裙子的小小青锁,於琛有些发愣。

“青锁谢过公子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愿侍奉在公子左右。”青锁欠身朝於琛行了个礼。

“你这……啥意思?”於琛问道。

“公子既然解救青锁出宫,青锁便来服侍公子报恩。”青锁小脸上满是认真。

於琛笑著摆了摆手:

“这倒不用,陛下既然准你出宫,想必也给了你嫁妆傍身,还是快回家去,与家人好好过日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