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朱棣的噩梦(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身旁徐妙云亦被惊醒,借著幽幽烛光看到喘著粗气的朱棣满头大汗,忙吩咐侍女拿来锦帕为朱棣擦拭。

“陛下这是又做噩梦了?”徐妙云轻声道。

朱棣看了看四周,才终於从刚才的梦境中回神。

他点了点头,隨后斥退周围侍女。

“我梦见……大臣们都站在於琛那边,於琛要將我取而代之。”

徐妙云愣了愣,转而一笑:

“陛下这梦做的,於琛什么性格陛下还不清楚,如何会想著跟陛下爭著当皇帝?”

朱棣闻言也无声笑了出来。

是啊,於琛那小子何其惫懒,让他多干点活就推三阻四,真要让他做皇帝恐怕是他不愿才对。

“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日听於琛讲后来之事,如今连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徐妙云听罢,目露担忧,为朱棣轻轻拍背,一边出声安慰。

半晌之后,朱棣再次躺下,却无半点睡意,心中只想著,大明日后的路,该何去何从……

……

第二天一大早,便有人敲响了於府院门。

是朱棣派人给於琛送来了琉璃,一共五块,来人还说若是不够还可再送来一些。

於琛暂时用不了那么多,便婉言谢绝。

看来朱棣也对此事挺上心,竟一下送来了五块,这时候的玻璃可是九九成的稀罕物。

其实从元朝开始,中国就已经有正经的玻璃制坊,到明朝进一步发扬光大。

明初伯温所写的《多能鄙事》中就记载了玻璃製造方法,到了明朝万万里年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玻璃製法更为先进,所制的玻璃透明度更高,更加耐用。

山东神顏镇出土的明代玻璃坊也能证实,明朝时期已经能规模化生產玻璃。

不过由於数量稀少,以及玻璃的易碎性,明朝的玻璃还属於奢侈品,一般只用於宫廷,有时会被皇帝当做赏赐发给功臣。

朱棣送来的几块玻璃,整体规制是一样的,都是四四方方,想必是用来嵌窗户的,透明度跟后世產的玻璃自然无法相比,但大概也足够用了。

院中几人看著於琛手中的玻璃,除了青锁在宫中见过,于谦与曹世璘皆是嘖嘖称奇。

“用这琉璃便能看到月亮上吗?”于谦仰著头朝於琛问道。

“还需打磨,”於琛回道。

曹世璘闻言大惊,“看到月亮上?能看到嫦娥吗?”

於琛对他没什么耐心,一脚將他踢了老远,“去做你的事。”

曹世璘訕訕一笑,拿著扫帚开始清扫院子。

不多时,再次有人敲门。

曹世璘打开门后,见到又是朱高炽,连忙恭敬行礼。

“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朱高炽对他也没好脸色,自顾自迈入院中。

见朱高炽这么早过来,於琛颇感意外。

这么早就来串门?

“今日不上早朝?”

“父皇身体不適,今日歇了,只处理奏摺。”

“那你这是来蹭饭的?”

朱高炽白他一眼,看向他身旁的于谦。

於琛顿时明白了,朱棣这是还不死心,仍想让于谦重走仕途之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