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三万里有多远(第1页)
“这……”
朱高炽很是挫败,但心中仍旧不信於琛所谓的阿拉伯数字能有如此神异。
“题目是你出的,谁知道你是不是提前算出了结果充数?重赛!重赛!这次我来出题。”
於琛毫不畏惧:“殿下出题便是,莫要太过简单,算起来没难度。”
朱高炽脸皮直跳,咬牙道:“四万五千九百八十六,乘五千六百三十七。”
说罢,他便闷头开始计算。
待到他將结果算出来抬起头看向於琛。
只见於琛又正笑吟吟的看著他,並且给出了结果。
“两万万五千九百二十二万三千又八十二(259223082)。”
他又输了。
朱棣已经在用你到底行不行的眼神在看他。
“再比一次!我就不信了!”
朱高炽肥胖的身体一跃而起,出去不知从哪里找了个算盘迴来,镶著金边,嵌著金骨,就连算盘珠子,一看也是名贵木材打磨成的。
拿了算盘,朱高炽刚刚受挫的胆气又恢復不少,再次出了一题。
算盘噼里啪啦的敲击声不断响起,这次朱高炽计算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但当他停下笔时,於琛依旧不紧不慢的说出了精准答案。
於琛仍旧比他快的多!
这次朱高炽终於泄气了,他都用算盘在辅助作弊了,还是比不过於琛,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於琛所用的阿拉伯数字计算起来確实效率更高,同时极为精准。
他拿起於琛计算的纸张,仔细的端详,他想看看这阿拉伯数字到底为何能算的这么快。
“想学啊?我教你啊,”於琛笑著说道。
朱棣也承认了阿拉伯数字的高效性,但仍不觉得有大量精力普及的重要性。
“无非是算的快一些罢了,即便是算的慢一些又有何妨事?”
於琛睁大了眼睛:“陛下,数算一道在大明或许没有如何写文章奏摺重要,可在后世,却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的大道,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昌盛,也与之直接相关。”
隨著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引导人类生存方式的主旨。
无论是电气化,还是交通、通讯、战略,都需要精密的计算体系支撑,乃称为数位化资讯时代。
如果没有数学相关领域的不断突破,世界便不会在短短的两百年內彻底翻天覆地!
现代社会也不再注重你的文章写的有多好,而是要看你的数据有多先进,有多精准!
钱学森弹道便是最直观的例子,一人可抵百万军!
以及之后新兴的智能ai系统,所需要的算力则更为庞大多变。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文科不及理科吃香的原因,因为后者要更加实用。
当然了,顶尖的文科还是不可取代和或缺的,这部分精英已经不是可以用“文科”二字可以概括的,他们会从战略意义上引领国家前行,然而若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依旧会步履维艰。
阿三就是个例子,飞弹造不出来,战斗机、无人机造不出来,一个手雷造了十多年,造成了不分敌我的催泪弹,与世界前沿严重脱节。
虽然这其中阿三的国情也占了很大的原因。
“有这么玄乎?”朱高炽惊疑问道。
於琛用这阿拉伯数字计算比他快他认了,可数算怎么就能跟国家是否强盛直接掛鉤?
国家是否强盛,不应该是粮食多、人马多、武器多、国土广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