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巨塔之下的光与影(第3页)
那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沉重得让他想逃跑的责任感。
他不再是在体验生活,不再是在寻找角色。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深夜,为一个绝望的老人做了一件本就该做的事。
他忽然明白了。里见修二的理想主义,根源或许並非什么宏大的信念。
而恰恰是这种无法忽视、无法逃避的,最基本的人的共情。
这种行为本身算不上英雄,也並不戏剧化,它只是一个选择。
选择在可以转过头去的时候,没有转头。
他回到自己的床上,却再也睡不著。
他看著自己的双手,仿佛上面还残留著那份沉重的信赖。
剧本里那个完美理想化的里见修二的形象开始模糊、破碎。
渐渐出现的,是一个会犹豫、会笨拙、甚至会感到恐惧,但最终还是会伸出手,一个更贴近现实的轮廓。
他开始真正地去关心病房里的每一个人。
他会陪著那个因为化疗而掉光了头髮的小女孩一起画画。
会帮那个不识字的老奶奶念远方儿子寄来的家信。
甚至会为了一个因为没钱支付医药费而被医院冷漠对待的病人,鼓起勇气去和护士长理论。
他成为了这个冰冷病房里,一束微弱却又坚定的光。
但他也因此,看到了更多更深沉的影。
他看到,那个被所有病人都亲切地称为小天使的年轻护士,因为拒绝了某位主任教授的骚扰,而被调去了最辛苦的夜班。
他看到,一位充满理想的年轻医生,因为在內部会议上质疑了教授的手术方案,第二天就被以进修的名义,发配到了偏远的乡下分院。
他看到,一个家庭为了给孩子凑齐手术费,卖掉了房子,父亲去开夜班计程车,母亲则在深夜的居酒屋里洗著盘子。
但最终换来的,却只是一张冰冷的死亡通知单,和一句轻描淡写的“我们已经尽力了”。
江口洋介將这一切,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他眼中的疏离和批判如潮水般退去。
这里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洞悉一切的悲悯。
而他自己,思考出了孤注一掷的决绝。
……
与江口洋介的选择不同,唐泽寿明被藤原星海引向了另一条更孤绝也更残酷的道路。
成为一名准医生,去做那座白色巨塔最底层的基石。
他同样是在围读会结束的当晚,找到了藤原星海。
这两人一前一后,像是命运的安排。
他的问题,比江口洋介更直接。
“藤原先生,”他下頜微扬,“我读完了整个剧本。我发现,財前五郎所有的自信、傲慢、甚至残忍,都源於一样东西。”
“那就是他对人体构造的绝对掌控,和他手中那把手术刀的绝对权威。”
“我可以在舞台上模仿出他的气场。但是,”他摊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它不懂得生命的重量。”
“我没有在充满福马林气味的手术室中待过,也不曾在无影灯下划开过真实的血肉。”
“所以,”他看著藤原星海,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请求,“我不想只是扮演財前。我想成为他。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藤原星海从抽屉里,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那是一封推荐信,收信人是东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的主任教授。
“去这里,”藤原星海说道,“去上一堂,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