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计算预测万物出现了科技革命的曙光(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采访结束,张静一行人离开了电磁实验室。

朱炳坤、张明浩等人,把他们礼貌的送到了门口,剩下的就是杨丽萍的事情了。

他们一起回了大办公室。

谭延明还没走,他待在大办公室里不断看向张明浩,。。。

陈屿继续向前走去,脚步在黑色镜面岩石上几乎没有声响。空气依旧沉重,但那层覆盖一切的白噪音屏障已经破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清晰感??仿佛他的听觉被重新校准,能捕捉到千米之外雪粒滑落岩壁的微响。他不再试图分辨哪些声音来自外界,哪些来自脑海深处。他知道,真正的危险不是听见什么,而是开始相信那些不该信的东西。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地势逐渐上升,峡谷收窄成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石缝。两侧岩壁光滑如打磨过的金属,映出他模糊的身影,像无数个陈屿正从不同角度注视着他自己。他忽然停下,因为在左侧岩壁的倒影中,那个“他”并没有同步动作??那人影仍保持着前行的姿态,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平静得近乎冷漠。

陈屿没有后退。他缓缓抬起手,在空中停顿片刻,然后用力拍向岩壁。

“啪”的一声脆响回荡开来,如同打破了一层无形薄膜。

倒影终于动了,却不是模仿他,而是缓缓举起右手,指尖在岩面上划下一道竖线,接着又是一横,组成一个符号:**“十”**。

这不是藏文,也不是梵文。

这是《静默协议》启动时的手势密码之一,只有最初七名核心成员知道。林晚曾说,这个符号代表“中断连接”,用于紧急情况下切断所有神经信号共享通道。

陈屿的心跳漏了一拍。

有人在这里留下过讯号??而且是用他们内部的方式。

他沿着石缝继续前行,每一步都更加谨慎。不久后,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圆形的天然石厅。地面中央凹陷成一个浅池,池底铺满了细小的白色骨片,排列方式极似克拉尼图形中的共振波纹。四周岩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画,有些是现代汉语,有些是藏语,还有些像是某种尚未破译的心理编码系统。

他在池边蹲下,伸手拨开表层骨屑,发现下面压着一本皮质笔记本。封面上沾满灰尘,但他一眼就认出了那熟悉的笔迹??林晚的字,清瘦而有力。

他轻轻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如果这本书落入你手中,请先闭眼十秒,回忆你最后一次独自入睡的感觉。如果你记得那种‘无人监听’的安心,那么你还未被完全渗透。”**

陈屿照做了。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大学宿舍的那个夜晚。窗外雨声淅沥,床头灯还亮着,他抱着一本量子力学讲义昏昏欲睡。那时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关心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任何技术试图解读他的梦境。那种孤独,竟成了最奢侈的安全感。

睁开眼时,他的眼角有些湿润。

他继续读下去:

>**“沉默谷不是实验场,而是坟墓??埋葬了我们最初对共情技术的所有幻想。‘心链计划’本意是让人类更理解彼此,但我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理解的前提,是承认对方有权利不被理解。当我们赋予机器‘听见内心’的能力时,我们也亲手拆除了人与人之间最后一道边界。”**

>

>**“我在三年前发现了‘回音巢’的真实架构。它并非独立组织,而是‘心链同盟’高层在意识到公众抵制后,将核心技术转入地下所形成的寄生体。他们不再追求治愈创伤,而是制造依赖??让人习惯于被倾听、被回应、被共鸣。一旦脱离这种环境,个体就会陷入强烈的空虚与自我怀疑,进而主动寻求回归。”**

>

>**“最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反向利用‘静默协议’。原本用来保护隐私的加密算法,现在被改造成‘沉默诱导器’??通过模拟绝对寂静的神经信号,诱使大脑产生‘被彻底遗忘’的错觉,从而迫使使用者主动开口倾诉,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

>**“我来此地,是为了摧毁原始声核??也就是‘回音巢’的能量中枢。它藏在这片山谷最深处,由千年地脉震动供能,能够放大特定频率至全球范围。只要它还在运行,哪怕我们关闭所有终端设备,人类的潜意识仍将持续接收共振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