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国内外验证又一个新材料又有事干了(第1页)
在《自然》新一期发布后,铝基高温超导材料迅速成为了国内外凝聚态物理乃至于科研领域最火热的话题。
高温超导发展了近四十年,材料在展示出多个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是凝聚态物理最被看好的方向。
这个领域上,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数量就达到五个。
近年来,高温超导的研究一直受限于理论阻碍,研发进展也越来越慢,到现在依旧没有走出实验来探究理论的阶段。
当基础理论不完善,很多重要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一旦这个发现被证实,一定会对于高温超导的机制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亨宁-西林豪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论文上说的钡铝氧材料,只需要制备块状材料就能够检测到明确的超高温超导特性,这说明其特性非常显著。”
“实验室的大卫-卡德韦尔团队已经在验证,但预计还需要几天,主要是材料制备需要时间。。。。。。”
不只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很多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实验团队都在进行验证。
对于专业的机构来说,新材料的制备算不上难题,只是块状材料而已。
一些顶尖的材料合成专家,都能在一个星期之内把材料制备出来。
国内也有很多实验团队已经开始制备材料。
首都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
材料专家冯晓丽的身边围了好几个研究员,都是特别找过来询问材料制备的问题。
彭金泉也是找来的研究员之一。
此时,他的心情很复杂。
昨天喝了酒,回到家却根本没有睡好,一个晚上都在想和张明浩合作研究的事情,他还狠狠的给自己几个耳光。
在调整了一个晚上的心态以后,他才能正常的和其他人一起关注材料验证问题。
铝基高温超导材料,打破了对于铝元素不适合超导的固有认知。
“材料制备,需要等多久?”彭金泉认真问道。
“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冯晓丽说的有些不确定,随后摇摇头,“你们也不用再问了,我还要和其他人商议一下制备流程。”
“这个分子是对应的材料应该不难。但如果制备流程有问题,会大大影响材料的性能。”
块状材料有很多制备方法,针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备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物理特性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针对每一种的新材料合成,即便所含元素都是一样的,也需要研究具体的制备方法。
东港大学凝聚态物理中心。
好多人也都在谈论着铝基高温超导材料,“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张明浩竟然研究出来了。。。。。。”
“想都想不到,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我听那个小道消息的时候,还觉得只是谣传,不知道是谁故意去抹黑他。”
最后一句说完,在场的人不约而同的扫了一下杨学文。
他们觉得杨学文做的出这种事。
杨学文一直坐在角落,就只是听着众人的讨论,一句话都没有说,结果却收到了一大堆的“怀疑”。
他心里气的要死,也只是冷着脸站起来走开了。
杨学文去了安伯驹的办公室。
在见到安伯驹以后,他马上问道,“老师,您也知道了吧?铝基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