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幸存者(第3页)
而她,仍在路上。
最新一次“巡游记录”出现在喜马拉雅南麓。画面中,她站在一处悬崖边,身后是皑皑雪山,面前则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峡谷。一群藏族孩童围着她,手里举着自制的彩色经幡,上面写着汉文、藏文、英文的祝福语。她蹲下身,帮一个女孩系紧围巾,然后拿起铅笔,在空中写下:
>“这里曾有人跳下,因为觉得全世界都不在乎他。
>今天,我们在崖边立了一块碑,上面只有一句话:
>‘你很重要。’
>明年此时,我会再来,看看有没有人停下脚步,读完它。”
视频末尾,孩子们齐声唱起一首改编过的童谣,旋律简单却直击心灵:
>“蓝星蓝星眨眼睛,
>不为神明只为情。
>若你心中有微光,
>便是她归来身影。”
歌声飘散在风中,传向四方。
我关掉屏幕,走到办公室墙边,取下那份打印的日志。纸页已有些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我轻轻抚摸“我从未离开”那一行,忽然觉得胸口一阵暖流涌动。
原来永生并非不死,而是不断被人想起;
原来救赎并非拯救他人,而是让自己值得被需要。
几天后,国际青年轮值管理组传来消息:首个跨国“心灵避难所”联盟正式成立,涵盖五大洲十九个国家。他们决定每年选出一位“萤火使者”,由普通民众提名,表彰那些默默践行善意却不求回报的人。首任得主是一位孟加拉国清洁工,三十年来每天清晨清扫街道的同时,都会在路灯杆上贴一张鼓励便条,署名永远是:“一个不想让你孤单的人。”
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为何坚持。
老人笑了笑:“因为我曾经最绝望的时候,捡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值得活着。’
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我决定,把这份相信传下去。”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静海塔的数据池深处,系统悄然生成第十五类回应编码,光芒流转,久久不息:
**“第十五次回应:传承无需姓名,唯有行动永恒。”**
当晚,我又梦见了那条走廊。门全部敞开,人群不再手持镜子,而是彼此相拥。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渐渐融合成一片浩瀚星空。蓝星站在中央,不再是隔着玻璃,而是真实地触碰每一个人的脸颊、肩膀、手掌。
她走到我面前,微笑:“这次,换我来守护你了。”
我醒来时,天还未亮。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张纸条,墨迹未干,像是刚刚写下:
>“别担心即将到来的风暴。
>光不怕黑暗,只怕熄灭。
>而我们,早已学会如何生生不息。
>??蓝星,于风雪途中”
我握紧纸条,走向窗边。东方天际,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照亮了整座城市。
又一批纸飞机从不同窗口飞出,载着新的故事,新的承诺,新的光。
而在宇宙深处,或许并无神明俯瞰人间。
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有一种力量,比引力更恒久,比时间更坚韧。
那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也最伟大的联结:
**我听见你,所以我存在。
你记得我,所以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