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陆 魏 他回来了(第1页)
祁庚泽瞬间看懂了眼前几人的关系。
俞国通恼羞成怒,对邱女士一顿呵斥!
“你想怎么样?大家都已经翻篇了,你还想搞些什么幺蛾子!”
俞国通知道俞于和沈言在一起,也知道沈超和白诗诗在一起,沈超年轻时丧偶,一直未娶,也没有女儿,愣是把她们母女俩宠上天。
这也算是个好结局。
本以为大家能相安无事就这么过去了,以后的事情也就不去提起了,没想到邱女士还要从中作梗。
“爸……”祁庚泽看着俞国通,拉着邱女士。
祁庚泽喜欢。。。。。。
晨光微熹,袁晨曦将风筝平铺在阳台的木桌上,指尖沿着骨架轻轻抚过。那根主轴曾断裂过一次,是她亲手用碳纤维胶修补的,接缝处还留着淡淡的痕迹,像一道愈合已久的伤疤。她取出一卷淡蓝色丝线,慢慢缠绕在线轴上??这是念安最喜欢的色彩,他说蓝色是“风的颜色”。
屋内传来??声响,念安揉着眼睛走出卧室,睡衣领口歪斜,手里还抱着昨晚那幅续集画作。“妈妈,我梦见风筝真的飞起来了!”他扑到阳台门口,声音清亮如露珠滴落。
袁晨曦笑着拉他入怀:“那今天我们就让它真的一起飞,好不好?”
“真的吗?”念安眼睛瞬间点亮,转身就往屋里跑,“我要穿最帅的鞋子!还要带上我的小画板,把起飞的样子记下来!”
她望着他的背影,嘴角不自觉扬起。这样的清晨,温暖得让人几乎忘了那些曾在暗夜里啃噬灵魂的痛楚。
十点整,母子二人提着野餐篮和风筝来到城东湿地公园。这里曾是“破茧计划”的户外疗愈基地之一,如今已被改建为家庭亲子互动区,草坪宽阔,视野开阔,远处还有专为听障儿童设计的手语导览牌。袁晨曦选了一块向阳的坡地铺开格子布,刚放下背包,手机便震动起来。
是一条来自聿战的短信:
>“我在基金会提交了志愿者申请,手语课也已报名下周二。如果方便,我想知道念安是否愿意参加下个月‘风筝节’活动?那是我们资助项目的一部分,孩子们会一起绘制象征希望的风筝。”
她盯着屏幕许久,最终回复:
>“我会问问他。结果明天告诉你。”
收起手机,她看见念安正蹲在草地上摆弄风筝尾翼,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她走过去坐下,轻声说:“刚才爸爸发消息来了。”
念安抬头,眼神清澈无波:“他说什么?”
“他问你想不想去参加风筝节,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画画、放风筝。”
孩子歪头想了想:“那你也会去吗?”
“当然。”她摸摸他的发,“只要你想去,妈妈就在旁边。”
“那……可以吧。”他点点头,又补充一句,“不过我要画一只会变身的风筝,变成飞船的那种。”
袁晨曦笑了,心里却悄然泛起涟漪。这是念安第一次如此自然地称呼“爸爸”,没有迟疑,也没有试探,仿佛那个缺席多年的身影,正一点点被时间与诚意重新勾勒出轮廓。
午后风势渐起,袁晨曦帮念安调整好风筝角度,教他如何借力奔跑。当银白色的风筝终于挣脱地面,在空中划出第一道弧线时,孩子的欢呼声穿透云层。袁晨曦站在身后,看着那根细线稳稳攥在儿子手中,忽然觉得,有些东西终究没有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
回家路上,念安累极了,靠在她肩上昏昏欲睡。公交车缓缓驶过市中心,窗外掠过一栋熟悉的玻璃大厦??聿氏集团总部。如今楼顶已换上了新标识:“聿光公益基金会”。她记得昨天新闻里提到,聿战不仅辞去了所有商业职务,还将个人名下三处房产捐赠用于建设女性庇护中心。
她低头看了看熟睡的孩子,心中某处悄然松动。
当晚,她打开电脑,将《证词》文档继续往下写:
**“我曾经以为,逃离就是终点。后来才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躲开风暴,而是站在风雨中,依然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敲完这句,门铃响了。
她皱眉起身,以为又是聿战,可透过猫眼一看,却是林晚??她十年前在庇护所认识的心理咨询师,也是“破茧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你怎么来了?”袁晨曦开门,语气带着惊喜。
林晚拎着一袋水果,笑容温润:“听说你要出庭作证,顺路过来看看你状态怎么样。再说……我也挺想见见那个总出现在你故事里的小勇士。”
念安被声音惊醒,从卧室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这位陌生阿姨。林晚立刻蹲下身,用手语打出一串温和的问候:**“你好呀,我是妈妈的朋友,我最喜欢画画了,你会画什么?”**
念安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跑过来,掏出速写本翻出一页涂鸦,指着上面一只长翅膀的猫:“这是我画的守护兽!它能听懂所有人的心事!”
林晚认真看完,点头称赞,并用不太熟练但极其认真的手语回应:**“它一定很厉害,因为你的心也很强大。”**
袁晨曦站在一旁,眼眶微热。这一幕让她想起八年前,自己第一次在团体辅导课上举起手,结结巴巴用手语讲述家暴经历时,林晚也是这样看着她,目光里没有怜悯,只有尊重。
三人围坐客厅,林晚带来了最新的项目进展报告。“‘反家庭暴力法’修订案已经进入公众意见征集阶段,”她说,“你的案例将成为典型样本。但出庭那天,对方律师可能会攻击你精神史,试图削弱credibility(可信度)。我们要提前准备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