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是说纸媒变成一种象征符号?作为媒体人来说确实力不从心,但这也无可厚非。”他看向池锦,“小组长是她们主张的,我也确实没想到会是你在这个位置。是麻烦,也是机会。你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推动一些事情,别总想着‘管’人,要学会‘激发’人。那些老编辑,并非全是混日子,他们经验丰富,人脉深厚,只是缺乏动力和新的目标。你需要做的,不是自己埋头苦干,也不是强行命令,而是找到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点,把他们纳入你的计划,让他们觉得有事可做,有价值可实现。”

池锦只觉得醍醐灌顶,下意识喃喃:“我……我做过最大的官就是寝室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带队伍……”

“我知道你有很多想法。这是一个实践的好机会。”

所以当时陈以声主动将她调入A组。只是如果池锦知道这事,说不定会错怪他的好意。

“如果我做错了呢?做的不好呢?”

“我以为在《面孔》打磨了这两年,你早已学会如何看待偶尔的失利。”陈以声轻声道,“就像你曾对别人说的,‘天塌了有这个学长顶着’。放心去做。就像你曾经相信的那样,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这句承诺比什么都有分量。

池锦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聚起光:“那我初步设想,打破固定栏目制,拿出部分版面做试点运行,这种思路可以吗?”

“可以。”陈以声点点头,“初期投入可以小步快跑,快速试错。你需要做的,是把握方向,协调资源,清除障碍,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现在小组长,等你以后做了责编、副主编、主编,都是这样。”

他没有给她具体的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运作框架。

终于有了一把钥匙,替池锦打开一扇窗,让她看到了跳出琐碎管理和人际纠缠的另一种可能。

“我感觉我摸到一点儿门槛了。”

“今天能给我一个初步方案吗?”他问,回到了工作节奏。

池锦想起已经接单的兼职,难为情地摇摇头:“我也想稳扎稳打一些,也要和大家交流想法。周四开讨论会,那天我加班也会做完!”

“好。”陈以声应允,“那就去做吧。”

“我还有一件事想问,”池锦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直接开口,“最近编辑部有传言,说您可能要离开《面孔》,这是真的吗?”

陈以声也顿了下:“你听谁说的?”

“大概有半个月了吧。”

“就编辑部目前而言,没有收到任何人事调动的安排。”

池锦并不想听这么官方的回答,又问:“那您自己呢?有收到什么内部消息吗?”

陈以声没有想瞒她的意思,坦诚地摇摇头,又道:“池锦,专注于你当下应该做的事。无论未来是谁坐在主编或副主编的位置上,只要你坚持做正确的事,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就自然会获得应有的支持。”

……

只消一个下午,池锦就已经拟定出了初步方案。只是像她说的,她也像等到想法成熟一些再和上级汇报。她和小段简单商量后,师徒二人在A组小群里发布了周四上午召开讨论会的通知,诚恳邀请大家带着各自的想法前来交流碰撞。

段兴澈大大地伸了个懒腰,长吁一口气:“天老爷,总算理出点眉目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家不配合。”池锦依旧忧心忡忡,“目前我只和郭鑫聊过,他看起来是真心想做点事的。”

“那也只能等到周四再看结果了,师父。”段兴澈揉了揉疲惫的眼睛说道,“下班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池锦看了眼表,这才发现距离下班只剩下一两分钟了,她连忙起身收拾东西:“不行不行,一会我还有要紧事。”

“哟,师父这是有约会啊?”段兴澈促狭地眨眨眼。

“你小子现在都敢打听起师父的私事了?”池锦脸不红心不跳地回怼,语气故作高

深,“不告诉你。”

“哎呀,师父对我一点也不坦诚。”

兼职遛狗的地点离公司出乎意料地近,就在大厦后身那片对外开放的绿地公园。池锦牵着那只活泼的柯基,做贼似的,总忍不住抬头望向钟心传媒那灯火通明的六层楼。其中,尤以《面孔》编辑部所在的十二层最为灯火通明。

幸而这公园位于公司背侧,与日常通勤的方向相反,也算是一种灯下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