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页)
按理说,A组内部对那两个新增小组长位置的明争暗斗,跟她这个一心只想做好内容,没有管人野心的傻蛋毫无关系。可无记名投票的结果公布时,她竟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票数名列第二,仅次于兴致勃勃、有意争取的小段。
“唱错票了吧?”池锦难以置信地站起身,几乎是踉跄着走到前面去看白板上的“正”字,“……这……我完全没有争取的意思啊?是不是搞错了?”
台下传来同事们半真半假的奉承:“池编辑别谦虚了!”“能力强者多劳嘛!”“我们都看好你哦!”“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声音嗡嗡作响,让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想不通这把火是如何烧到自己身上的。在她和小段都不在场的那段时间里,这帮人到底是怎么把他们两个“倒霉蛋”架到这火上烤的?
听着台下众人的奉承,她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在她和小段不在的时候,到底怎么把他们两个倒霉蛋架上去的?
池锦焦虑地抠着手指,向陈以声投去求救的目光。
可陈以声微蹙着眉头,眼神里同样带着一丝未加掩饰的诧异,显然,这并非他的安排,甚至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此时坐在这里,看着这些老油条的表情,陈以声也才终于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起身敲了敲桌子——
“既然组长已经选出来了,这段时间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听小池组长和小段组长的安排,相互配合。”
这话算是给了池锦护身符,可她的眼前仿佛飘起了小白点,目光涣散,后半段几位主编的工作安排她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脑子里一会儿是小组长那点微薄但至关重要的岗位补助,一会儿是微信里那岌岌可危的余额,想到未来可能增加的琐碎管理工作和人际周旋,她简直想当场一头撞死清净。
午饭时分,谜底才由“过来人”秦显成揭开。饭友三人组加入了新晋“组长”段兴澈,他正为意外的晋升乐不可支,完全不解师父池锦为何愁云惨雾。
“因为最近一直有风声,说陈以声主编要高升副总编,真正进入核心管理层了。”秦显成压低了声音,“一旦坐实,咱们编辑部的格局肯定要大动。主编、副主编、责编、小组长、普通编辑、实习编辑,这层层势力都得重新洗牌。主编位子是杜燕妮还是方唐副主编接任尚未可知,万一……我是说万一,上位的是不对付的那位,小组长这种基层管理岗,肯定最先被拿来开刀立威。”
同时作为小组长的秦显成如是说道。
“什么!”段兴澈拍桌而起,“原来是这样!”
“所以那帮老混蛋就选了你们两个最好拿捏、最好说话的‘软柿子’上去顶雷是吧?”欧阳媛冷哼一声,“这么多弯弯绕,勾心斗角,幸亏姐早早走了。”
池锦闷闷不乐地用筷子戳着馒头,一副快哭了的表情:“那能不能把那五百块钱先给我啊。”
“甭想了小池,”秦显成苦笑,“哥这每个月五百块钱,都是按季度结算的,从来没提前过。”
“这帮老东西,个个精得跟猴似的,谁不知道现在纸媒改革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搞不好就砸手里。今天早晨趁你没来,聚在一起那个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啊!亏你还给他们带阿姨亲手做的团团糕!”
池锦真的感觉眼泪要掉出来了,可她昨天明明还看到昨天有编辑给陈以声发了消息主动请缨,怎么一个晚上就变天了呢?
“不过这个团团糕又软又甜,真好吃。”欧阳媛道,“阿姨手真巧,帮我谢谢阿姨。”
“是的是的!师父,你帮我也谢谢阿姨,真好吃,不然我现在心情更差了。”段兴澈道,“我看大家出去旅游回来都带伴手礼,还说氛围很好呢,没想到暗藏杀机的!”
池锦蔫蔫地应了声“不用谢”,脑子里乱成一团麻。眼下有两个火烧眉毛的问题:一是生存问题,一百多块怎么活七天;二是工作问题,这个突如其来的“小池组长”,到底该怎么当?难道真要带着这群心思各异的老油条去“重振纸媒”?
怕什么来什么,在最缺钱的时候又遇到了要花钱的事情。孙庭好巧不巧地发了条约她周四晚上吃饭的消息,先前她已说过“你来景市我招待”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场面话。
池锦暂时没想好回复什么,只当工作忙不予理睬。转头打开了都快落灰的“千锦顶”主页,干起了老勾当。
好在运气不错,没一会儿她就抢下一个急单:四十块钱,遛狗一小时,就在公司附近的一个高档小区。如果今天不加班,时间刚好来得及。
生存问题暂时得到保障,眼下要处理一下这个棘手的“小池组长”的问题。
她找到昨天还给陈以声发消息毛遂自荐的小编辑郭鑫——两周前刚从B组调来A组,比池锦大不了几岁——约他到茶水间单独谈话。
池锦好言好语道:“鑫哥,我记得放假前,其实是有不少人,包括你在内,是想争取小组长位置的,对吧?”
郭鑫摸不清她的意图,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咱们都是敞亮人,我说得直接一些。我记得放假前不是好多人想当吗?为什么把我和小段选上了?”
郭鑫脸上掠过一丝忿忿不平,很快便交了底:“最开始是有几个人想争。但今天一早,那几个老编辑就分别找我们这些‘中间派’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推举你和小段最‘合适’,说什么年轻人有冲劲,反正……反正他们普遍觉得改革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没必要去蹚这浑水。但我……我毕竟是从B组调过来想有点作为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还是想拼一拼试试。”
“谢谢鑫哥告诉我这些,但我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安稳日子过惯了。咱俩也算同病相怜,都是真想做点事的人。那你对《面孔》的改革,或者小组的工作,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我们可以先碰一碰。”
“有是有,只是……”郭鑫显得有些迟疑,似乎顾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