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3页)
嬴政之后,大秦的第二代君王是扶苏,尽管扶苏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可是跟嬴政的实力比起来,他无疑差太多。
因为嬴政增寿为大秦扫平了更多障碍,再加上扶苏本身的能力,成功的避免了大秦二代而亡的命运,尽管之后大秦也没有撑上几代,但是跟胡亥弄出来的二世而亡的结局比,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后来大秦虽亡,科技的种子却已经撒下,随后它们在未来的朝代不停的开花结果,让世界更快的步入现代社会。
第二个是刘邦、吕雉、鲁元等人所在的未来。
刘邦驾崩以后,鲁元继位,不过等局势平定,鲁元就把皇位禅让给了母亲吕雉,让吕雉成为了女皇,她则又成了皇太女。
大家都惊呆了,“鲁元公主可真是好女儿啊,跟刘盈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惜刘邦不能知道这件事,要不然‘父慈女孝’多有意思。”
“可不是,这事说到底也是刘邦自己作孽,他心里没有女儿,鲁元公主自然也没他。”刘邦能为了自己把儿女踹下车,鲁元同样能把皇位让给自己的母亲做。
而刘邦呢,哪怕不知道未来,也能意识到大家戏谑的眼神,直把他急的抓耳挠腮。
第三个世界是刘彻的世界。
因为刘彻足够长寿,愣是熬过儿孙,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年幼的刘病已。
众人沉默了,汉武帝之后是汉宣帝,大汉少走多少弯路啊。
第四个世界,刘病已和许平君的未来。
这一次许平君活的好好的,两人生了不少孩子,总算多了选择,最后他们从儿子中挑了一个最出色的继位,确保大汉不会发生太大动荡。
第五个世界,王政君所在的西汉。
随着时间过去,王政君权利越来越大,终于,王政君老太太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了女帝。
刘邦:“?那个喜欢清静不爱政事的王政君哪去了!”
“先祖,人都是会变的,王政君之前淡泊名利,是因为她没有尝过权利的滋味,一旦尝过,咱们都戒不掉,更何况她呢。”对此刘彻还算接受良好。
“好歹王政君最后还政给了刘家……”刘病已安慰道。
“可我怎么觉得新帝不像老刘家的种啊?”刘邦有些纳闷道。
不过这个问题他注定得不到答案,只有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两个知道真。相。
至于王政君之后,新帝兄妹一块执政的情况,他们已经见怪不怪。
汉朝过后,最特殊的要数三国时代。
不同于其他朝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联盟,曹、刘、孙三方为代表,大家共同抗击外族,尽管彼此依旧会有摩擦,可是比起原来消耗国力的情况好很多。
到后世,认为三国时期是嘴仗巅峰,毕竟彼此间不能大动干戈,只能动嘴解气了。
而他们成功的避开了五胡乱华时期,以另一种方式迎来了民族大融合。
之后是唐朝,长孙皇后因为参政,获得了足够的功德点,成功活了下来,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也没手足相残,大唐国力也蒸蒸日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起携手走过一生。
跟嬴政和刘彻对长生追求的渴望比起来,李世民对于长寿的愿望很淡,起码没到可以抛弃一切也要去追求的地步,比起一个人孤独的长生来,他更想和家人在一起。
李治那边,他和武曌的大女儿这次没有夭折,长子他们费尽心思最后也没有留住,最后皇位给了大女儿。
武曌那边,太平公主继位,把她的武周成功传承了下去,同时上官婉儿的女相之名也彻底的。名副其实。
宋朝,开始重武,把原本重文轻武的风气改变了许多,虽不至于彻底平衡,可好歹不再偏科那么严重。
明朝,各个帝王全都开启大航海时代,开始和外界接壤,学习和吸纳更多的科技文化,争取不让中原在这场世界竞赛中输掉比赛。
各个朝代的瓜直让大家撑的扶墙出,“真好,我中华大地在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