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妙解风情(第2页)
楚绢早就打算结识这位心思缜密的聪明人,偏巧长公主从宫里回来后,也说要见王汀芝,还把这事交由她安排。
楚绢太清楚长公主的性子了,她要见谁,从来不会直接下帖子,总要七拐八绕一番,既显得不刻意,又能暗中观察。
她深谙上意,便借着花朝节的由头主动递了帖子,邀请梅夫人携家眷赴宴。
看着王汀芝正低头与身边的小姐妹说着话,楚绢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人已经请来,结识的事,她并不着急。
楚绢看着不远处一个人往花厅走去的王汀芝,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
待其余人被园子里的锦鲤吸引,她放下茶盏,提着裙摆朝海棠花庭走去,“恰好”与转身的王汀芝撞个正着。
楚绢适时地装出刚认出她的样子来:“你是那天的那位……?没想到竟是王家的姐姐,我还记得在长公主府时,姐姐言谈间很有见地。”
王汀芝见楚绢认出自己,也笑着同她客套:“哪里说得上见地,是长公主说的话振聋发聩,我才忍不住有感而发罢了。”
楚绢眼神一动,心道这王汀芝果真是个妙人。
不抢功就算了,还三言两语就把功劳让给长公主。
她出身不显,许多话的确不该由她所说,可她偏偏又“忍不住”说了,说完,还要将这功劳大方让出去。
楚绢将声音压低,刚好只够两人听见:“那日秦婉儿当众出言顶撞我,长公主虽喝止了她,却也没有插手她与五皇子亲事的打算。是姑娘第一个想通关窍,出言提醒,长公主才意识到这件事不能姑息。”
楚绢说罢,郑重地向王汀芝行了一礼:“姑娘仗义执言,是替天下读书人守住了体面。”
毕竟那秦婉儿再怎么说也是秦尚书亲女,皇家、五皇子乃至长公主,恐怕都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很。
王汀芝先是一怔,随即忙向楚绢回礼,语气诚恳:“楚大人本就是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朝廷任命岂容随意置喙?我只是说句公道话,倒是怕事后给大人惹来五皇子那边的麻烦。”
五皇子母族不显,好不容易有机会求取秦尚书的女儿,到手的倚仗被她一句话说没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怨恨她们呢。
“麻烦倒不怕,”楚绢轻笑一声,引着她往花廊深处走了两步,避开众人视线,“你那番话不止点醒了长公主,连陛下也深以为然呢。后来他老人家亲自下旨,说秦婉儿心性狭隘,难当皇子妃之责。五皇子也跟着自请退婚了。”
这话让王汀芝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了然。
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那日在场的贵女众多,就是皇帝想压下消息都难,何况秦婉儿只是一个未过门的儿媳妇,皇帝委实犯不上为了她得罪天下读书人。
皇家现在退婚,再斥责秦尚书和秦婉儿一番,正好向天下彰显出自己礼重读书人的仁德。
她抬眼看向楚绢,见对方眼中带着明确的善意,便顺着话锋道:“原来如此,倒是不枉我当时鼓足勇气开口。”
在王汀芝看来,她是替长公主说了她不方便说的话;但在长公主那边,就必须是“王汀芝说出了她没想到的事”。
这点不同,已经足够她看明白长公主对这件事的态度。
那就是躲。
为了躲开麻烦,长公主要先找好一个背锅的。楚绢是她自己人,不能选,何况楚绢那天的确什么也没说,任由秦婉儿骂,已经给足了她未来皇子妃的体面。
长公主是当时在场唯一有资格呵斥秦婉儿的人,但她也只能以长辈身份教训秦婉儿,却不好置喙她哥哥,也就是皇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