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0(第5页)
陶家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地准备着婚礼上要用的东西。
比如喜糖,有水果糖、奶糖,还有巧克力,装在印着“喜”字的纸袋里,每袋塞八颗,图个“发发发”的好彩头。
还有红包,塞上一块、两块的零钱,接亲时遇到拦门的小孩和街坊就发上一封。
而一墙之隔的姚家,则是幸福又伤感的静谧。
婚礼前一晚,舒美英坐在姚安床边,眼眶微微泛红,她拉着女儿的手,絮絮叨叨:“嫁过去就是大人了,要学着体贴公婆,爱护丈夫……”
姚安看着母亲强忍泪水的样子,自己也鼻尖一酸,靠在她肩头:“妈,我又不是远嫁,就在隔壁,天天都能回来看您。”
“那也不一样了。”舒美英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声音哽咽,“你心里记挂着妈,妈都知道,但往后啊,你心里排第一位的,就得是你们那个小家了。”
母女俩依偎在一起,说了大半宿的体己话,直到夜深。
婚礼当天,陶忠早早起来,穿上一身枣红色西装,胸口别着“新郎”的绢花,头发用摩丝梳得一丝不苟,他对着镜子打扮了半天,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陶振和几个好友作为迎亲团骨干,正在做最后准备。
另一边,姚安已经穿好了洁白的婚纱,戴着精致的头冠和面纱,坐在闺床上。
负责妆发的王兰和秦思作为娘家姐妹团,正严阵以待,把新娘的婚鞋藏得严严实实。
“听着啊,没给够红包,不说出十个爱姚安的理由,休想进门!”单言笑着对姐妹们下达指令。
上午,迎亲队伍围着矿区绕了一圈儿后掐着吉时来到姚家,瞬间,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陶忠带着兄弟们冲上去,果然门关得严严实实。
“开门啦!”陶忠的伴郎小张拍着门,声音洪亮。
门里传来笑声:“想开门?先回答问题!姚安美不美?”
“美!”
“爱不爱?”
“爱!”
“光说不行,红包拿来!”
陶忠赶紧从兜里掏出一把小红包,从门缝底下塞进去。
门终于开了一条缝,递出来一张纸和一支笔,里面的亲友团却又喊:“签下‘保证书’。内容我们念,你写,第一条,工资全交,奖金绝不私藏。”
“第二条……”
签完保证书,门终于全打开了。众人一窝蜂地涌向姚安的闺房,开始找婚鞋。
陶忠和兄弟们翻箱倒柜,急得满头大汗。衣柜里没有,床底下没有,窗帘后面也没有。
陶忠求救的目光投向姚安。
“哎,不能作弊啊。”王兰笑着喊,“姚安你可别帮他。”
姚安难得调皮地摊开手,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最后,还是人小鬼大的姚晟楠,偷偷扯了扯准姑父的衣角,然后朝天花板上的吊灯眨了眨眼。
陶忠恍然大悟,忙伸手往灯罩里一摸,果然找到了那双被红布包着的红色高跟鞋。
陶忠拿着鞋,走到姚安面前,单膝跪地,先擦了擦手心的汗,才小心翼翼地握住姚安的脚,慢慢把鞋套上,然后仰头看着她,两人相视一笑,满眼都是幸福。
两位新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堂屋,舒美英已经穿着崭新的暗红色旗袍,端正地坐在首位。
陶忠双手奉上茶杯,恭敬地说:“妈,您喝茶。”
“哎,好孩子。”舒美英眼圈又红了。
她接过茶喝了一口,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给女婿,又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以后两个人要互敬互爱,好好过日子。”
迎亲结束,婚宴开始,酒楼的每张桌子旁都坐满了人,每张桌子上也都是实实在在的硬菜。
整只的红烧肘子油光发亮,清蒸鱼昂头翘尾,鲜气扑鼻,大盘的油焖大虾红彤彤的,还有香酥鸡、四喜丸子、梅菜扣肉……一道道菜流水似地端上来,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