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35(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31章

陶振双手枕在脑后,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的房梁。

白天的戏剧性转折,让他到现在还有些回不过神。

“还没睡?”姜禾的声音轻轻响起,她也醒着。

“嗯,睡不着。”陶振翻了个身,面朝妻子,黑暗中看不清表情,但声音里的忧虑清晰可闻,“你说,小华这事儿,靠谱么?我、我这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唱戏……毕竟不是个安稳路子。爸说的那公务员考试,倒是条后路,可五年啊,谁知道五年后是什么样?”

姜禾侧过身,在黑暗中摸索着握住了丈夫的手。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通透的平静:“我倒是觉得,小华能这么坚定地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件特别棒的事情。多少人活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只是随波逐流。她有这份勇气和决心,很了不起。”

陶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妻子的话。

姜禾接着说,语气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有时候就在想,等咱们欣迎和乐迎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希望她们也能像她小姑这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有梦想,有方向,那该多好。”

提到两个宝贝女儿,陶振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语气也轻快起来:“那肯定!咱们闺女,一看就聪明!学东西快着呢!干哪行肯定都行。”

他补充道:“当然还是考大学,进国有企业或者考公务员好,稳定,有保障。”

姜禾在黑暗中无声地笑了笑,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两个人一个观念。

她温柔地提醒,也像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孩子有出息当然好。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咱们欣迎或者乐迎,她们不是那么喜欢读书,或者不是读书那块料呢?或者像小华,虽然她法律系毕业了,但是还是转了行……”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做父母的,没办法完全定义孩子的成长道路。

“不可能!”陶振立刻打断,语气斩钉截铁。

“咱们闺女怎么可能不是读书的料?都这么聪明伶俐!你看欣迎,才两岁就像个小大人,乐迎虽然皮点,但机灵,以后肯定学东西也快的。”他对女儿的学业前途充满了绝对的信心,不容许任何“万一”。

姜禾知道丈夫的固执,也知道此刻争论无益,她没再反驳,只是更紧地握了握陶振的手。

在陶家父子如出一辙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坚定信念里,姜禾心里悄悄萌生了另一个想法。

她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轻声说:“嗯,你说得对,她们是聪明。不过啊,我想着,除了读书,她们的兴趣爱好也得从小留意着点。赶明儿我看看街道少年宫有没有合适的班儿,跳舞啊,画画啊,或者学个乐器什么的,就当培养个爱好,也多条路子,你说是不是?”

陶振对爱好不太在意,但听妻子说是多条路子,又想着是街道少年宫这种正经地方,便也没反对,含糊地应了一声:“嗯……你看着办吧。”

黑暗中,姜禾脸上露出了笑,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培养女儿们的爱好特长,让她们在成长中多接触不同的可能性,发现真正的热爱。

这件事,正式提上日程了。

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们,未来能有更广阔的天空。

·

刘团长是受邀参加活动,顺道儿来解决陶华的问题,因此只能停留两天。

时间一到,他便再次来到了陶家,接上陶华一起返回北城。

她入行太晚,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必须抓紧时间跟在师傅身边苦练。

临行前的那个清晨,陶华匆匆收拾着几件简单的衣物和日常用品。

陈逸凝悄悄把女儿拉到一边,将两盒包装精美的上等茶叶塞进她手里:“这个。是给你师傅的拜师礼。记着,下车就送过去,礼数不能缺。”

她顿了顿,凑得更近些,压低声音:“其实啊,是你爸昨儿特意去街上买的……他嘴上不说,心里可看重这事儿了。”

陶华握着那茶叶盒,看向堂屋坐着假装看报纸,实际偷偷往她屋里瞄的陶冠泽,心头一暖。

送走了载着陶华和刘团长的车子,陶家人便分头忙碌了起来。

姜禾忙着打听少年宫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家里的“艺术启蒙”工程,在奶奶陈逸凝的带领下,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陈逸凝在院子里铺上了一大块塑料布,又找出几张大白纸,铺在了塑料布上,再把颜料的盖子都打开,笔也拿了出来,放在上面,给两个小孙女开辟了间临时画室。

“来,欣迎,乐迎,画画喽!”陈逸凝乐呵呵地招呼着。

陶欣迎和陶乐迎立刻被这新鲜玩法儿吸引了,甩开小短腿就扑了过来。

尤其是陶乐迎,她才不管什么构图章法,在奶奶还在调颜色的空档儿,小手就直接伸向了那些鲜艳的管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