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3章 巫族不太一般(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火焰熄灭后,灰烬中竟残留一角未燃尽的纸片。她拾起细看,发现背面有一行极小的字迹,显然是临焚前仓促补写:

>**小心‘镜中人’。他一直在等你。**

归途风雨兼程。念安心中始终萦绕着那句话。何为“镜中人”?难道万象镜并非纯粹神器,而是寄宿着某种意识的存在?

回到京城当日,她直奔观星台遗址。此时六棱晶石已恢复黯淡,星图静止不动。她蹲下身,以指尖摩挲塔基符文,忽然察觉其中一组刻痕与其他不符??那不是星象符号,而是一种古老的召唤咒语,意为:“引真实之影,入现世之门。”

她猛地抬头望天。

当晚子时,她独自重返观星台,携父亲遗留的铜符与自身忆核之力,再度激活晶石。蓝光再起,星图旋转,然而这一次,光幕并未显现过往影像,而是浮现出一面虚幻铜镜。

镜中走出一人。

白衣胜雪,眉目如画,竟是另一个“念安”。

“你终于来了。”镜中人微笑,“我等这一刻,比你想象得更久。”

念安持杖后退:“你是谁?”

“我是你未曾选择的可能。”镜中人缓步逼近,“若你当年留在清心院,顺从院长培养,成为下一任继承者;若你放弃寻找真相,只求安稳度日;若你在母亲死后便彻底绝望……那么,我就将成为现实中的你。”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悲哀:“但我也是你内心最深的疑问??如果所有记忆复苏带来的是混乱与痛苦,我们真的需要真实吗?”

狂风骤起,塔顶摇晃。念安握紧藤杖,声音坚定:“即使痛苦,也比虚假的安宁值得。因为只有真实的痛,才能催生真实的爱。”

镜中人闻言怔住,随即笑出声来:“很好。那你能否回答我最后一个问??当你看见百姓因目睹真相而崩溃自杀,当孩童因知晓父母曾是加害者而弑亲,当整个社会陷入记忆混战无法运转……你还坚持吗?”

念安沉默片刻,缓缓摘下颈间永昌通宝,掷于地上。

“我会建学校,教人如何面对记忆;设医馆,治疗精神创伤;立法庭,区分罪责与救赎。我不指望一夜清明,只愿步步向前。哪怕全世界都说该遗忘,我也要说:**记得,是我们做人的尊严。**”

话音落下,镜中人身影开始崩解。她望着念安,最后一句轻如叹息:“或许……你才是真正的我。”

光幕消散,天地重归寂静。

数月后,拾遗司正式发布《万象镜录》教材,全国书院同步启用。与此同时,念安推动成立“记忆伦理院”,规范忆核技术使用边界,严禁任何形式的思想干预。

而那位曾跪在观星台前痛哭的前太医??无面先生,自愿接受审判后提出请求:愿以余生研究忆核修复术,帮助受害者重建人格。念安准其所请,并派专人监督。

十年光阴流转。

忆归阁已成为天下学子朝圣之地,每日门前排队长达数里。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的第一课,便是面对一面空白铜镜,写下自己最不愿记起的事,然后大声朗读出来。

“我害怕黑暗,因为我爷爷是在地窖里饿死的。”

“我妈妈曾举报邻居藏书,换来一袋米。”

“我曾经相信,沉默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然后老师会说:“现在,你们不再是孤单的记忆承载者。你们是历史的见证人。”

某个春日午后,念安坐在阁楼窗边,翻阅一封来自西北的信。信中说,那座小村庄里的老妇已于昨夜安详离世。临终前,她把两只粗陶杯洗净,摆在窗台上,对着朝阳笑了很久。

信末附言:

“她说,听见山谷里传来读书声,像是孙女在念《千字文》。”

念安放下信,望向庭院。

春风拂过,满园海棠盛开,学童们齐声诵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声音清澈,穿透云霄,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死者与生者,遗忘与铭记。

她轻轻抚摸手腕上的疤痕,嘴角微扬。

火种未熄,长夜终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