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88(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外头有贺政晨组织大家做麻辣烫生包,收购小菜,多次清洗,配货。还是原来那五十多个人!

沈清月家里现在满满当当的,亏得之前房子盖的大。

今儿一共做出了三万包,给钢铁厂留了一万。

剩下沈清月出去送货,给卖店送两千包,按照四毛钱一包给的批发价。卖店净赚一毛,虽然薄利,但是两千包也能赚两百呢。

这是钢铁厂的麻辣烫,以前可都是找黄牛加价卖的。

最凶的时候五毛钱的麻辣烫加到一块钱一包还买不到。

一见沈清月送麻辣烫生包,还想多留,但沈清月已经不肯多给了。就给两千包。

跑了大半个县城,基本上一些大的店都给铺上了。

沈清月回来喝了一口水。

有人帮忙确实好。

,陈怀一听让他做,一乐,拎着筐回去自己处理了,虾头熬虾酱,虾肉开背去虾线,这是精细活,别人干他可不放心。

一个虾就让他想到了多种吃法。

沈清月也看出来,陈怀是纯吃货。

只要看见好菜眼睛都直放光。如此也好,沈清月现在也算有点小钱了,在吃上也该对自己好点。

沈清月到贺政晨的身边,问问他适应的怎么样。

得出结论就是:“今儿是磨合,出货不快。等明儿每天出货至少在六万包以上。”他对这个很有自信。

“行。”沈清月道:“现在就是菜量不够。”

沈清月现在去很多村里收菜,但是各家的叶菜都是种来自己吃的,种的并不多。

现在十里八村的菜还够使。但要是每天这么出货,要不了多久,就不够了。

贺政晨道:“要不去外乡订购吧。先把产量跟上。后面,其实可以在村里搞一个种植基地。”

这事儿他以前做跑记者的时候做过调研。

接触过一些农学领域的专家,说起话来还是很有底气的。

果然被他这么一说,沈清月眼睛都亮了。

安逸

现在麻辣烫的需求量很大,小卖店都嫌现在给的数量不够。

要是贺政晨这边能解决了菜的问题。产量上来了,那就太好了。

贺政晨随后就出去联系。

陈怀坐在那边用剪刀处理大虾。

手上干活儿但一点都不耽误他说话,道:“哎,沈老板,我明儿不想起那么早。能不能给我在村里租一个房子。”

像他们这做这么多菜的话,得从早上八点就开始,他要是骑自行车过来,也得七点起床。

要是在村里有房,能多睡一个多小时呢。

沈清月道:“行啊,我给你问问。”

旁边大花婶子依稀听了那么一耳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