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卫三原走到暗房门前,将门打开。

门外是任老板。

只是他被人绑着,一脸愁容。

而在任老板的旁边,一个男人,翩翩风度、文质彬彬,露出极为文雅而有礼的笑容。

仿佛他要做的事情不是绑架杀人,而是来与你谈风花雪月。

男人身后还跟着几名随从。男人上前,礼貌地对卫三原揖了一下。

“爱新觉罗载淦。”

爱新觉罗……在干?

我不由脸红:“哪个‘干’字?”

这位开车的哥哥,骄傲地笑着:“三水带一金。”

噢!是“淦”!注音——

gàn!

一旁的安迪,不由“哎”了一声,就想跪下。

爱新觉罗,罗马字转为aisgioro,清朝皇族姓氏。

但重点,是“载淦”这个名字里,包含的玄机。

清室到乾隆时,摘了“永、绵、奕、载”四字,让子孙从这里头起名。

然而子子孙孙一大串,为了细分,就定了同辈同一世系、名字里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名中有“载”,偏旁带水。清廷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有当今皇帝溥仪他爹一家——也是刚死不久的光绪皇帝本家。

往前数两代,同治皇帝驾崩时,没有留下子祠。所以慈禧太后执意,从自己的叶赫那拉氏中选了一门亲戚,方便她接着垂帘听政。

我为什么能想起来呢?因为这门亲戚家的名字,集生僻字之大全。

爹叫奕“譞”,师傅叫翁同“龢”,而光绪皇帝名叫载“湉”。弟弟是当今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他女儿,叫“韫媖”、“韫龢”……

每次打完一家老小的名字,输入法就歇菜了。

他家六兄弟,都是偏旁从水,载洵,载涛,载“洸”……

则眼前这位载淦,是摄政王载沣一系?纵观清史,想不起来这号人物啊?

皇家子弟命名千挑万选,他就中了个“淦”?

只见这位载淦,落落大方,走到卫三原跟前,微微一笑:

“今夜月明如洗,你我湖底相逢。载淦向在京中,听人说丰泰卫三爷,能以摄影之物,将人神采留驻于方寸之间,今夜一见,这番气度,果与凡人不同。让人不由想起王介甫那句:追攀更觉相逢晚……”

没等这位文艺青年把诗念完,卫三原上去就把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放了任老板。”

这速度跳的有点快,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载淦的随从也纷纷上前,拔刀相对。

载淦却带着经典反派的邪魅一笑,嘴角上扬:“今日你我初见,何苦相逼太急?载淦来此,只是想与三爷,做一笔交易。”

卫三原冷冷道:“你的命在我手里,没有什么交易可谈。”

载淦笑得更甜:“未必未必。载淦不才,但在京中也有几个靠山。今夜三爷若杀了我,那我带来的人,也不会放过任老板,还有这位您苦苦从牢中救出的姑娘。让我看看这位姑娘,当真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卫三原紧了紧手上的刀,安迪惊呼一声,载淦却轻轻一扭脖子,终于不再引用诗词歌赋:

“三爷不必动气。您神通广大,死牢都能救出人来,载淦也想与您做个朋友。只想要您交出出手中的那张胶片。您将胶片给我,我便着人把丰泰纵火一案销了,可好?”

章节目录